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保代人数已突破8600人 超半数人员尚无保荐项目

2024-02-22 13:43:56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2月18日至19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会上提到:“建议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投资回报。”同时,近期证监会针对券商在保荐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下发了多张“罚单”,体现了全面加强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的态势。

  券商的保荐代表人(以下简称“保代”)在IPO准入把关等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目前保代的行业生态来看,证券行业的保代人员已突破8600人。不过,有52.01%的保代虽然近几年拿到了保代资格,但名下未有实际的保荐项目。同时,随着保代队伍的扩大,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保代执业能力仍需不断提升。

  保代“新人”不断涌入

  2024年是保荐制度实施的第二十个年头,2004年实施证券保荐制度时,首批保代名单中仅有609名从业人员。自2020年保代准入门槛“开闸”后,叠加注册制改革的推动,券商开始加大保代人才的储备,截至2024年2月21日,四年左右的时间里,保代人员就净流入了4877人。

  根据《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建立保荐代表人名单分类机制,分类公示保荐代表人综合执业信息。截至2月21日,证券行业中的保代数量为8687人,最新的《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显示,水平评价测试达到基本要求且无违法失信信息的保代有8337人,占比总人数的约96%,从业人员整体专业化特征较为显著。

  从行业格局来看,在马太效应凸显的投行业务中,实力强劲的券商保代队伍扩充不断、人数增长更为显著。其中,中信证券的保代人数最多,达628人;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的保代人数也均超400人,分别为595人、520人、420人、409人。不过,头部券商由于保荐项目多、保代人数多,有违法失信信息的人员也不在少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等中介机构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而机构中的保代人员在帮助优质企业上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郑志刚进一步表示,在注册制下,对公司进行价值判断、投票与选择的权力主要由市场和投资者来行使。券商保荐项目的质量,与其声誉和投资者信任度密切相关。近期,监管部门针对保荐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下发多张罚单,市场也对其保持关注。券商有着打造良好声誉的需求,市场的反应将倒逼券商的保代人员加强核查力度,更加尽职履行调查和披露重大信息的职责,保障投资者利益。

  保代执业能力需不断提升

  近期,监管部门频提严把IPO准入关、并要求进一步压实“看门人”责任,中介机构需要勤勉尽责才能行稳致远,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这对保代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保代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从保荐项目方面来看,保荐过10个以上项目的保代共有251人,占比总人数的2.9%。几位投行老将表现出色,来自平安证券的保代赵宏保荐项目数量达25单,位列第一;来自中信证券的保代陈淑绵以及来自平安证券的保代邹文琦均以19单的保荐项目数量紧随其后。

  不过,当前名下有过保荐项目的保代人数为4169人,占比总人数的47.99%;有4518人名下还未有过保代项目,占比总人数的52.01%。新保代们在执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例如,对企业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等了解不够深入,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上市潜力等。

  随着保代人员数量的增长,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截至2月21日,近三年内,共有267名保代受过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行业自律组织纪律处分或自律管理措施,多家头部投行均有超10名保代人员名单在榜,部分保代的执业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保代中,还有171人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结果未达到基本要求。还有部分保代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结果虽然未达到基本要求,但其所在保荐机构出具了书面说明并提供验证其专业能力水平的充足材料。

  “在全面注册制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保代人员的职责和角色也应与时俱进,对于保荐人员来说,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样重要。”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专业素质方面,当下IPO趋严的背景要求保荐人员具有深入的研究能力,能够筛选出真正优质的企业,同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行业地位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曹辙认为,此外还需具有严谨的风险防控意识,针对企业的各种潜在问题,具备敏锐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确保项目在合规的前提下推进。

  “在职业道德方面,需要保代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企业、投资者和市场负责,切实履行把关职责,确保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避免部分企业在IPO申请过程中出现‘带病闯关’‘一查就撤’‘业绩变脸’的问题。”曹辙向记者补充道。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