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推动票据服务科技发展的思考

2024-01-19 13:11:52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一、科技金融与票据

1.科技金融概念与特点

科技金融指的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实体企业的规模增长、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但是,由于科技成果存在难以科学量化和交易难的特点,所以科技金融就具有专属性、依附性、虚拟性、垄断性、溢出性、时效性和期权性等特征。

2.票据概念、特点及其与科技金融的关系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在见票是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票据是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和调控于一体的信用工具,具有流通性、无因性、货币性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主动地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的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金融必须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而且必须要做好,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也为金融体系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票据作为金融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且有能力为科技金融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科技金融与票据业务发展现状

1.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金融业在科技金融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据统计,到2022年我国科技金融规模达数万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3.08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56.43%;研发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54%,超过欧盟平均水平;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77.6%,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61.9万件,授权量达到79.8万件,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三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达47%。

但是,发展科技金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科技与金融内在逻辑协调问题,科技金融供需结构的匹配问题,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的适应问题,以及科技金融支持政策的集成问题。具体而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从发明到实现成果转化的时间持续缩短,急需金融正式介入进去,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科技金融创新迟滞,技术资本化低下与金融资本低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支撑。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已经达到79.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80.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72.1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专利数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此不成比例的则是较为低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我国目前的科技金融投资主体依然较为单一,市场化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仍然数量不足,科技企业发债门槛高,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作用有限。金融业还需要继续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

除了证券等资本市场外,银行、保险、信托、资管等行业对科技的创新实践发展,在理念、模式、体制、机制、产品、服务、风险和管控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有新的变革,特别是“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有赖于金融深度与广度对新科技、新市场、新赛道、新业态的多维度、多方位、多元支持,三者之间才能良性互动。

2,票据服务科技金融的功能作用

第一、票据具有支付与融资等信用功能。在科技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正是科技企业资金需求最为紧迫的时期,由于其成长性无法确定,风险性较高,基本上无法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只能依靠所有者自筹、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此时可以科技企业可以使用票据,充分利用票据的短期融资功能,帮助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第二、票据能够支持科技创新、创造、创业的发展。在科技企业使用票据解决初期融资问题时,它们就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科技创新实践上,而不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有发展前景的科技项目搁置、无法实现成果转化。第三、票据能够支持科技更新改造、支挥科技走产业化、专业化、应用化发展道路。

三、票据业务服务科技金融的思考

1.票据是服务科技产业理想工具之一

2023年11月,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

票据作为科技型企业获得低成本短期融资的理想工具之一,在推动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无论是在科技企业初创期,还是成长期、成熟期、票据都可以为其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推动科技企业使用票据,就是把金融资源用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就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中小微企业中去。

2.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票据服务科技金融中心

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科技金融中心,并与票据部门协同,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票据服务科技金融重点领域,针对本行白名单之内的科技企业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加大风险容忍度,对工作人员为科技企业办理票据业务给予绩效考评的政策倾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数据安全和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推动跨部门间的科技企业数据信息共享,为票据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营造适度宽松环境。

3.发挥票据服务先进科技行业作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强化票据在先进科技行业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领域,保证科技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增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于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细分科技行业市场,强化对于科技企业的研究与分析,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推科技强国建设。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要大胆使用票据,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主动向银行披露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为下一步多渠道融资奠定坚实基础。

4.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

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有其专业性和高门槛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票据在服务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的专业领域,但不是所有票据从业人员都对科技企业有所涉猎。因此,需要拓展票据在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与科技咨询培训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领域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进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5.票据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由于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用于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中长期贷款产品品种少,而社会融资的中介费、过桥费等费用高,再加上国有资本普遍只关注企业中后期项目,对于初期“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植催长意愿和驱动力不足,导致“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票据贴现相对于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而言,既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6.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创造作用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体现了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性和科技金融支撑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央行要充分发挥票据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企业,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初期融资的问题,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创造,优化科技企业营商环境。

7.创新票据产品发挥服务科技与产业融合作用

当前限制我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低下的问题。一些科技成果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或者利润空间较小,极大地遏制了科技创新。要创新票据产品,将科技成果和产业相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8.发挥供应链票据在服务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转型中的作用

供应链票据属于电子商业汇票,其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业务,均适用票据法律关系,受《票据法》的保护。供应链票据具有“可拆分”的特点,能够实现票据的多级流转,解决科技上下游企业资金流转问题。同时,科技企业在进行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时,出现资金紧张,此时它们也可将手中持有的供应链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而无需以更高的代价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

9.防控票据在科技产业行业中的风险

由于科技型企业天然具有的高风险性、周期性长、失败率高等特点,就对票据在科技企业中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对监管机构而言,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对票据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可能产生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第二、对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银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企业的授信政策,适当提高中小微科技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加强票据从业人员对科技企业的跟踪和研究,防范道德风险;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科技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第三、对科技企业而言,要诚信经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在银行工作人员审查时,主动披露相关信息,减小因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