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冲刺挂牌新三板,这些公司盈利过亿!二次挂牌频现

2023-12-27 10:31:01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临近年末,一批企业冲刺新三板挂牌,多家公司2022年度盈利规模亮眼,广东恒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去年利润过亿,远超北交所上市盈利“红线”。

其中申报二次挂牌频现,业界分析认为,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逐步落地,目前已有多家挂牌新三板不满一年的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并获受理,上市效率提升持续增加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吸引力。

多家公司盈利规模亮眼

一批企业赶在岁末申报挂牌新三板,12月以来,已有24家公司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其中12月25日一天就有7家公司获受理。

多家公司盈利规模突出。广东恒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略有下滑,不过仍超过9亿元,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不过继续超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57%;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盈利5531万元。

申报稿显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空调、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制冷系统定制化管件、阀门及其他配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铜管件、铝管件及截止阀等。

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业绩高速发展,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12亿元,净利润跃至亿级,扣非后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67%;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49亿元,净利润已经超过1.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25亿元。

英氏控股是一家以满足中国婴幼儿的营养照护需求为核心,婴童食品及婴幼儿卫生用品两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型母婴产品生产及运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背后机构股东云集,包括南京星纳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华润润湘农产品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众霖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等。

玛格家居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营收超过10亿元,净利润逾1亿元,2022年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不过营收仍超过9亿元,净利润逾8000万元。

天津艺虹智能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元,净利润逾9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9597万元;2023年上半年盈利为4812万元。公司主要从事彩色包装盒、水印包装箱及其他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锐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盈利逾6000万元;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盈利超7000万元,2022年净利润逾5000万元,2023年上半年盈利已经超过2400万元。

二次挂牌频现

申报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二次挂牌频现。

西藏中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15年12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于2017年9月终止挂牌,期间挂牌超过12个月。

申报稿显示,西藏中驰2022年营收继续超过7亿元,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不过仍超过5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逾4600万元,2023年上半年盈利已经超过3000万元。

山东泰鹏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曾自2015年3月3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此后于2020年8月13日终止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前一次挂牌时间也超过了12个月。

在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企业申报二次挂牌新三板频频出现,部分企业二次挂牌意在快速进军北交所上市。

根据北交所优化后的执行标准,“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具体执行标准为:自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之日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召开审议会议之日,已满12个月;对于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在二次挂牌后,发行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无需再次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公司,“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具体执行标准为:自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之日至公司股票终止挂牌之日,已满12个月。

意味着第一次挂牌新三板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在二次挂牌后可快速申报北交所上市,且无需挂牌12个月即可上会。如二次挂牌新三板不满1个月的晶华光学,已经闪电般完成上市辅导并向北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落地,北交所上市等待时间明显缩短,未来北交所上市效率提升,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登陆新三板、北交所。

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认为,9月1日证监会提出“北交所深改19条”,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后续相关改革指导和业务完善措施逐步落地,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