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消费电子需求复苏 科创板半导体行业盈利改善

2023-12-07 10:46:42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期,研究机构IDC调高了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展望,认为半导体市场已经触底,2024年预计实现收入63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从国内半导体市场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下游消费电子回暖等信号已经逐步向产业链传导,整体盈利端改善。

以科创板为例,今年第三季度,109家半导体公司中,七成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四成公司单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6家公司净利润环比增长超50%,整体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手机、可穿戴设备、存储器需求复苏,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库存趋于健康化,产能利用率稳步恢复,行业整体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芯片设计板块结构性复苏

受消费电子终端补库存影响,芯片设计板块已可明显观察到结构性复苏,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射频前端芯片、显示驱动芯片、数字SoC、图像传感器需求触底回升。

唯捷创芯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和模组的研发、设计,下游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7.2亿元,环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0.58亿元,环比增长365%。

恒玄科技主要从事智能音频SoC芯片设计,下游主要为智能耳机、手表等。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4亿元,环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0.69亿元,环比增长37%。

市场调研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电脑方面,有分析师称,2020年前三季度前购买的远程办公商用电脑,从时间来看,也将迎来3年一波的换机需求。

半导体制造板块现回暖迹象

制造板块,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依旧亮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9%。科创板12家半导体设备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三季度末,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华海清科合同负债均超过10亿元,反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在更加靠近终端市场的封测环节,复苏迹象也已出现。科创板封测公司第三季度环比营收增长13%,以颀中科技、汇成股份为代表的先进封装自今年以来逐季改善趋势明显。其中,颀中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21%,净利润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34%,汇成股份公告显示,随着下游库存去化临近尾声,叠加大尺寸面板需求逐步复苏影响,自2023年3月起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快速回暖,封测需求快速提升。

晶圆代工领域,下半年消费电子补库存驱动三季度需求出现回暖迹象,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约6%,消费电子下游继续拉动公司出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从今年一季度不足70%已恢复至近80%。晶合集成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47亿元,环比增长9%,公司近日表示,第四季度以来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预计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环比将有所改善。

人工智能提速点燃新发展引擎

受消费电子补库存、涨价预期提前补库存等因素拉动,科创板内存接口芯片公司澜起科技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98亿元,环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环比增长145%;在提价带动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64.80%,逐季提升,较第一季度提升11.51%。在存货管理方面,公司第三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6.33亿元,逐季降低,较第一季度末减少22.75%,显示明显修复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也推高了端侧人工智能以及AI服务器等需求,新发展引擎带动行业加速发展。AI芯片公司寒武纪-U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缩亏约9%,毛利率也提升至66%。同时公司新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设定2024年营收11亿元考核目标,远高于2022年7.29亿元营收规模。

国产CPU龙头海光信息亦实现不错业绩,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约27%。

另外AI算力也推升了HBM(高带宽存储器)市场,进而提升先进封装工艺需求,并将带来设备、材料产业链的巨大空间。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