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IPO终止,多人被警示

2023-12-06 11:23:02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IPO终止后,追责仍在继续。

12月4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此前冲刺IPO但最终选择撤回申报的清大科越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除发行人外,保荐券商长江证券的两名保荐代表人,以及会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两名注册会计师均被予以监管警示。

 

公司内审机制未实际发挥作用

2022年6月30日,上交所受理了清大科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2023年7月24日,清大科越IPO终止。

 

上交所发现,清大科越在申报前未对财务内控问题进行充分整改与披露,报告期后及申报后仍存在较多未整改、未披露的内控不规范事项,且内审负责人统一负责不规范事项操作,反映出发行人会计基础较为薄弱、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同时,发行人申报文件部分事项披露不充分,部分事项会计处理不准确,部分事项未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履行审议程序,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

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清大科越予以监管警示。

中介职责履行不到位

除清大科越外,两名保荐代表人以及两名注册会计师均被予以监管警示。

经查明,该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存在以下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一是对发行人财务内控事项尽职调查不充分、未能督促发行人在申报前对内控不规范事项充分整改与披露;二是核心技术人员认定的相关核查程序不到位;三是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会计处理准确性、公司治理规范性的核查把关不足。

上交所表示,保荐人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负有全面核查验证的责任。发行人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认定、信息披露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是发行上市审核关注的重要事项,保荐人本应但未审慎执行相关尽职调查程序,未充分发挥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核查把关作用,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

经上交所查明,项目的签字会计师,存在以下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一是对发行人财务内控事项尽职调查不充分、对发行人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标准鉴证意见不审慎;二是部分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未对部分会计错报进行审计调整。

上交所表示,本案中,申报会计师对发行人财务内控事项核查验证不充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标准鉴证意见不审慎,部分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

上交所强调,当事人应当引以为戒,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交易所业务规则和保荐业务、会计师执业规范,认真履行职责;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切实保证项目的信息披露质量。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