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至少50%
2023-11-30 10:25:01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3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上以“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原则与实践”为题发表演讲,穆长春表示,2021年,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下称货币桥项目)。根据货币桥真实交易的经验,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至少50%。穆长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对央行支付系统的一次大的升级,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底部支撑。
穆长春介绍,为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三大挑战,2020年10月,二十国集团(G20)提出改善跨境支付的倡议,并将央行数字货币确定为解决方案之一。但是,一些经济体也会担心货币替代,资本管理削弱和隐私方面的问题。所以人民银行在2020年就提出,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安排应遵守“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这三个原则已由国际清算银行提议成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基本原则。
“无损”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应当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的稳定,一国的数字货币不应该损害其他央行的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此外,通过货币当局合作,把不受监管的跨境支付活动纳入监管。
“合规”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应当遵守各国关于外汇管理、资本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做到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匹配。
“互通”原则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充分复用现有基础设施,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实现不同法定数字货币系统间及其与传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互联互通。跨境支付要通过一国央行数字货币兑换为对方央行数字货币或电子账户资金来实现,解决货币替代的担心和资本管理问题。
对于三大原则在多边项目的实践,穆长春指出,2021年2月,人民银行在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指导下,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主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我们在货币桥项目过程中一直遵守这三个原则。”他强调。
穆长春表示,在货币桥项目中,为遵守“无损”原则,确保多中心的各自主权不受减损,货币桥的技术架构采用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DLT),把节点部署在各个央行/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各自管理自己的节点,代码对所有参与的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完全可见,可审计,可测试,并且在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参与方之间开源。
为遵守“合规”原则,货币桥引入了乐高模块化设计(Lego-Bricks Approach),把支付、外汇、资本管理、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等各种规则功能模块化,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央行和货币当局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组合所需模块,提升对于多国间业务治理、监管和政策体系的灵活度和适应能力。
为遵守“互通”原则,货币桥在业务设计之初就建立了基础设施对接模块,既支持与其他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互联,也支持与传统央行支付系统对接实现商业银行资金自动上下桥。
穆长春表示,现行跨境支付体系需要经过一或多家代理行,支付链路长、费用高,而在货币桥中,商业银行可在无损合规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根据货币桥真实交易的经验,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至少50%。
此外,穆长春还表示,自从深圳2019年成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以来,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开展跨境探索、联动香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等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依托深圳在国际贸易、跨境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助力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