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深市上市公司掀起股权激励新一轮小高潮 科技创新企业成为主力军

2023-11-29 09:55:44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11月21日,大族激光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680万股限制性股票。大族激光的股权激励并非个案,截至目前,11月以来深交所市场披露的股权激励方案已达到17起。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15家深市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票总数近46亿份)。这也意味着,在回购增持潮后,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也掀起新一轮小高潮。

科技创新企业成为主力军

数据显示,在今年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小高潮中,科技创新企业正在成为主力军。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今年以来共有49个行业的深市上市企业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公告数量最多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0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2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8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2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13%;专用设备制造业32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6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5%,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各13例,约占公告总数量的5%。

出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目前,深市上市公司超283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7成,其中,创业板“优创新、高成长”特色鲜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生物医药等产业企业数量较多,对于技术人才与国际化先进人才等核心人才的依赖度远高于其他行业,核心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公司发展及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这类产业进行股权激励的频次也更高。

改革赋能公司积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股权激励的新政策给予了创业板企业更丰富的激励工具、更广泛的激励覆盖范围,更高的激励股比上限,以及更大的折扣力度等利好变动。该政策调整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操作空间,也得到板块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今年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209份股权激励预案,涉及股份数量20亿股。

得益于有效解决部分核心技术人员“出资难”的问题,降低激励对象的出资成本,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被广泛使用,以深市为例,今年以来发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中,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使用比例最高,占比超50%。

加入创新指标激发活力

具体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大多与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挂钩,但近年来相关指标日益多元化,部分深市科技创新公司的股权激励创新性地根据自身特点创新加入研发指标。

如川宁生物(301301)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拟向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在内的38人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1180万股,授予价格为不低于4.74元/股。限制性股票对应业绩考核为,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且2024年新增不少于3个合成生物学产品正式生产并形成收入;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且2025年新增不少于3个合成生物学产品正式生产并形成收入。

不少深市上市公司也指出,运用好股权激励,能够激发企业更大的创造活力。

星源材质(300568.SZ)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对核心技术人员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了激励对象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与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中集车辆相关负责人指出,股权激励为公司第三次创业的发展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激发更大的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员工稳健经营,有利于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