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天弘基金王顺利:强调风险收益比 继续看好短债基金

2023-11-27 10:58:54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今年以来,低波类固收产品整体规模逆市增长,尤其是短债基金受到普通投资者青睐,规模激增。近日,天弘安恒60天滚动持有短债、天弘优利短债、天弘增利短债、天弘安悦90天滚动持有短债的基金经理王顺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靠谱的短债基金一定是高度重视“风险收益比”的,风险和回撤控制一定要放在第一位,通过疯狂信用下沉来博取收益并不可取,务必要高度重视组合的流动性管理,否则在遭遇极端流动性踩踏行情时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展望后市,王顺利认为,未来半年短债基金依然极具吸引力。

未来半年短债极具吸引力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场短债基金规模激增,王顺利对此介绍,一方面,老百姓的储蓄存款在不断增加,但受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持续降低、权益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合意的投资渠道大幅缩减;另一方面,短债基金作为短期理财工具,能够较好兼顾收益和流动性,因此受到普通投资者青睐。

展望后市,王顺利认为,在汇率企稳、经济恢复仍有待加强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处于宽货币周期内,在目前货币调控环境下,人民币资产都是受益的,债市也将面临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此外,相比政策利率,目前债市短端定价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短端票息资产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以在未来半年,依然看好稳健型短债基金的表现。

王顺利认为,与其他类型的固收产品相比,短债基金的定位就是货币增强或理财替代,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将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放在首位,在低回撤前提下尽量增厚收益。在此定位下,靠谱的短债基金一定是高度重视“风险收益比”的。“投资者在挑选短债基金时,最应该关注的指标是夏普比率和最大回撤,而不仅仅只看收益。此外,最省心的方式就是选择‘固收大厂’,相对来说投资风格更稳健,风险管控更严格。”他表示。

哑铃型短久期票息策略

从客户端角度来看,购买短债基金往往是匹配偏储蓄型的需求,这也决定了这类产品波动率要低一些。但实际上,当“巨无霸”的理财产品加入到净值化队伍中后,某种程度上成了市场波动的放大器,使债券市场经常表现出超涨超跌的情况,这给短债基金的管理加大了难度。

基于以上市场特征的变化以及客户天然追求低波短债产品的诉求,王顺利介绍,其管理的短债基金采用的是双哑铃短债增强策略,用以平衡收益增强、回撤控制和流动性管理,该策略极具反脆弱性,在市场遭遇极端流动性踩踏时也能从容应对客户集中赎回的诉求。

具体来看,底仓部分采用的是哑铃型短久期票息策略,其中70%底仓以AA+以上中高等级债券为主,这部分是配置性仓位,平均久期低于半年,以持有到期为主;剩下30%底仓以AAA高等级债券为主,这部分是骑乘性仓位,平均久期低于1年,滚动换仓,在预期市场会出现深度调整时,这部分仓位也会积极减仓,用以降低组合整体久期。此外,杠杆部分(0-30%)主要是增强仓位,用以摆布组合久期,以中长期限的极高流动性品种为主,久期和信用严格区分,即便在市场遭遇极端流动性踩踏时也能快速清仓。

王顺利表示,短债投资最核心的就是要顺势而为,做好赔率和胜率的计算,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不要有赌徒心态,不跟风不冒进,以免让客户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他举例说:“比如去年三季度,当债券市场短端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时,我们就会逐步执行防守策略,新增投资主要是期限非常短、资质非常好的债券,让组合整体处于非常抗跌的状态。而最近债券市场短端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甚至低估的水平,我们也会逐步拉长久期到中性水平。”

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谈及自己管理产品的目标,王顺利坦言,相对于收益率和排名,他更加看重回撤控制,目标是给客户提供一条长期平稳向上的净值曲线,让持有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买入,持有一段时间或长期持有,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回报。

王顺利强调,风险控制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投资操作都要留有余地,要时刻预想最坏的结果出现。“保持组合流动性是生命线,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逾越的红线。”他表示,如果通过疯狂信用下沉给投资组合购买大量中低资质中长期限的债券来博取收益,一旦市场遭遇极端流动性踩踏,这类债券的流动性极差,可能会给组合造成较大流动性风险。

王顺利对于短债基金定位的坚守,其实来源于天弘基金固收团队投研理念的一脉相承。他介绍,天弘基金固收团队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债券投资理念,力争创造长期稳健的绝对收益,这个理念和投研文化特别适配短债基金的投资策略。另外,其团队坚信可以用科学化的投研体系在市场变化中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力求所有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客观分析之上。据悉,天弘基金固收团队创建了独有的天弘五周期框架模型——即从宏观经济周期、宏观政策周期、机构行为周期、仓位周期、情绪周期五个维度分析,实现对债券行情的科学把握。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