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2023-11-21 10:12:00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近日,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以“探索新引擎、开创新局面: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为主题,邀请众多经济学家和业界代表齐聚,洞察全球经济周期分化特征,以服务国家经济战略为主旨,探索中国经济新引擎和要素市场改革,论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研究高质量、高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目前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短板在于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到位,并引起服务贸易发展不足。据此,黄奇帆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挖掘探索的具体路径,包括产业链上的研究开发、产业链的物流配送、产业链金融、低碳绿色服务、数字技术赋能、检验检测、专利品牌使用保护、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等。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我国GDP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将上升至30%以上,服务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提升至30%左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整个世界包括中国都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周期性下行的变化,表现为经济周期从增长到放缓,金融周期从宽松到紧缩。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朱民提出,2024年中国经济走向新增长模式的动力主要有扩大消费立足国内需求、做大做强制造业和走向碳中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投资+房地产+出口拉动’走向‘内需+制造业+碳中和’,这是长期的结构和战略转移。”朱民表示。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从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切入,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内涵、效能及新定义将全面产生。他提出了“市值最大化”的新概念,在他看来,市值最大化或将成为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所有未来的盈利可能性都会以贴现的方式反映在估值上,当回报率下行,可用市值最大化的方式收购市场中的独角兽及代表未来的产业。
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表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处于起飞阶段,还有增长空间。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大国,本身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较完整的产业链。此外,中国仍是转型中国家,存在深化改革的空间。
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以“换个框架看宏观经济”为主题做了主旨演讲。张军指出,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总需求的框架来看待当前宏观经济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经济即便有轻微的紧缩,也从未出现过衰退,更谈不上萧条。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这些年最重要的宏观表现是GDP增速在温和放缓,这一现象反映了生产率持续放缓的趋势。
张军指出,国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潜在规模巨大,向社会资本和外资的放开至关重要。服务业的不断升级,将有助于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产能的国际输出和持续的向外直接投资将是一个有利于改善国内投资机会和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战略。这不仅助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国内收入水平,也从根本上有助于实现国内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再平衡。
多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投资人及企业领袖,还分别围绕“如何破解债务约束”、“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等话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