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新华资产总裁张弛:行业20年积淀四大特色优势,把握五大重点应对新形势

2023-11-16 10:54:43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20年来,保险资管行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弛说,从发轫于保险行业,把服务保险业、做好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作为基本职责,到如今,保险资管公司已有多重角色使命。

首先,作为保险系专业投资机构,做好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仍是行业的首要任务。其次,作为资本市场中负债久期长、现金流稳定、资金规模大的专业投资者,对于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发挥自身长期限资金管理和绝对收益投资优势参与财富管理市场竞争,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获取自身价值。

自2003年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算起,保险资管行业到今年已有20年。行业有哪些变化?保险资管人对行业有何总结,有哪些展望?券商中国记者近期就此专访了张弛。

新华资产是以原新华保险投资管理中心为基础发起设立的,2006年7月挂牌,是最早的七家保险资管公司之一,由新华保险持股99.4%。近年新华资产管理资产规模稳定在万亿元以上并逐渐增长,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为保险业稳健经营提供坚实保障

“保险资管行业因保险业发展而生,做好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是其初心和使命,这是其历史必然和现实需要”。在张弛看来,保险的成本刚性对保险投资长期稳健增值要求很高。

他认为,20年的实践表明,保险资管行业的突出表现对保险业的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年间,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背景下,中国保险业呈现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4.7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7.15万亿。相比2001年的2109亿和4591亿分别增长了22倍和59倍。期间,保险投资和保险资管机构作出了很大贡献。

“从新华资产的过往情况看,2010-2019年十年间受托资产规模从几千亿元迈升到一万亿元以上,而且我们年均财务投资收益率和年均综合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5%”。张弛介绍,过往的投资收益表现有力保障了新华保险总体经营的稳定和负债业务的有序增长。

在张弛看来,除为保险业稳健经营提供坚实保障外,保险资管业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投资策略框架和投资管理体系,并建立和培养了一支有自身特色的市场化专业投研队伍。“20年来,保险资管行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截至目前保险资管机构的数量达到34家。保险资管行业资产规模从10年前的不足5万亿元,增长至2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26.1万亿元。在保险资产保值增值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建设等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保险资管行业投资范围已经涉及资本市场各个领域。除保险资金外,也以产品或专户形式管理着包括企职业年金和其他业外合格投资者的大量投资资金。

“保险资管公司起初没有股票投资,只能通过基金投股票”。张弛说,而现在,保险投资能力有七大方面,涵盖的投资领域既有公开市场投资,又有债权投资计划等非标产品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等非公开市场权益投资。投资类别既有传统投资业务,又有创新投资业务。在发行端还有组合类资管产品、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保险私募基金等系列产品。“保险资管机构在非公募类资管机构中属于业务范围广、涉及领域较多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同时,张弛说,经过20年的市场历练和资本市场多次考验,保险资管业已建立和培育出一支涵盖多投资领域、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投研团队,他们是保险资管机构在泛财富管理时代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行业形成四大独特竞争力

从大资管业看,保险资管有怎样的核心专长?应如何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价值?

张弛认为,20年保险投资实践,使得保险资管机构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成熟的投资策略框架和投资管理体系。其中,保险资管机构在绝对收益策略产品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有明显优势。

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近十年保险资金的年均财务收益率超5%,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且波动幅度远小于其他机构,彰显出保险机构较强的绝对收益能力。

另一方面,相较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等机构,保险资管有相对较强的跨资产类别的配置能力。保险资管是全市场最早专业从事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机构之一,能够从久期、收益、成本、流动性、风险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匹配更加合适的资产、提供更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挖掘保险资管行业20年发展所形成和沉淀的行业特色,是在大资管环境下体现自身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张弛总结,保险资管业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基于长期负债的稳健投资能力,二是基于专户模式的全领域配置能力,三是跨行业产业协同能力,四是保险资金资源优势带来的规模化的资本资金能力。

“深度挖掘和体现这些核心竞争优势,将为保险资管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张弛说。

新形势下把握五大重点

展望未来,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经济金融新形势、大资管竞合新格局、保险业转型调整新挑战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环境,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有哪些重点机遇,如何把握?张弛提出五大着力方向。

一是挖掘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他认为,保险资管业提高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要平衡好几方面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服务国家战略与做强主责主业的关系,做强主责主业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是履行好主责主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次要处理好国家战略领域长期投资与保险资金中短期考核要求的关系;此外还要处理好服务国家战略与促进投资资产保值增值及安全、合规的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坚持合规经营,以最大限度保证保险资金安全增值作为高水平服务国家战略的基本前提。

二是深化新形势下投研能力建设,并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刻转型,主导产业转向AI、新能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宏观政策调控方式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能力建设将面临新的课题。

三是进一步提升行业业务创新能力。在长期利率下行、信用风险隐患较大的形势下,符合保险资金风险收益要求的可配置资产日渐稀缺,保险资管机构必须以创新为抓手,应对相对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挑战。

四是AI及相关智能化手段和量化工具运用有待实质性突破。一方面要建设高质量、标准化的投研基础数据和便捷的数据分析工具,提升投研人员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积累沉淀研究框架,更好支持投研决策与研究框架的迭代升级。

五是信用风险高发的形势下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当前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保险资管机构需更加前瞻性地开展宏观、利率及行业等自上而下的研究,同时更需下沉到企业、资产的基本面研究,对个券进行细致的、多维度的深入研究。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则更多有赖深入的信用风险研究支撑。

透露“一中心、双核力、三支柱”思路

展望未来,作为老牌的保险资管公司之一,新华资产有何规划?

张弛透露,新华资产总体经营管理思路为“一中心、双核力、三支柱”。一中心是指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双核力指的是“专业化投资研究+数字化科技赋能”两大核心能力,三支柱指的是人才、文化和机制。

“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是依托保险主业,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改善业务条线设置,继续做大资产规模。”张弛说,具体而言:

一是,以服务新华保险业务为主线,持续做好受托新华保险的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努力达成《投资指引》考核目标,各账户收益率稳步提高,保障产品精算假设目标。

二是,提升第三方业务发展质量,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逐步推进高净值客户业务。

三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每年服务国家战略的投资余额保持同比正增长。

四是,围绕新华保险财富管理平台建设目标,借鉴同业公司成功发展范式,稳妥推动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建设。

其中,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方面,新华资产近年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截至2023年6月末,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绿色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等领域投资余额近180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超过10%。

在受关注的第三方业务方面,张弛介绍,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新华资产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组合类产品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该公司组合类资管产品(含专项产品)总规模接近6000亿元,近3年每年增长规模都超千亿。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