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兼收并蓄做好中国版可持续披露准则研究,加强科技赋能
2023-11-10 13:16:18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国家双碳战略与ESG高峰论坛”上表示,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标准发展迅速为绿色投资提供了新契机,我国应该兼收并蓄做好中国版可持续披露准则的研究工作,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披露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在雷曜看来,全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6月,成立不到两年的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就完成并发布了第一批两个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一般披露准则和气候相关披露准则;8月,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关于首批12套《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披露信息的授权法案。更早前,美国证监会发布了面向投资者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提升和标准化的提案。
雷曜表示,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从编制2021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试行)》,以及《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中国绿色金融披露标准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中国金融体系通过实践都认识到,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透明度是规范金融市场发展和保护各类投资者利益的基础性措施。
雷曜指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实体经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增强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全社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8%。绿色债券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发行规模居世界前列。2023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债券总发行规模的比重达到1.35%,同比小幅提升0.04个百分点。截至三季度末,国内ESG基金规模超过了5900亿元,发行基金数量接近500只,全市场已有近六成的基金管理人发布了ESG基金产品。另外,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票据等其他绿色金融资产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雷曜指出,在标准制定方面,我国应该兼收并蓄,做好中国版的可持续披露准则的研究工作。根据调研,很多市场主体呼吁,中国版可持续准则应该与国际标准积极趋同,这样有助于降低跨国经营跨国投资制度成本,有效应对潜在的绿色化贸易壁垒。他强调,趋同不是等同,我国的可持续准则应该彰显中国特色,服从我国法律的有关要求。比如在环境方面,我国在落实“两山”理论,生态“红线”,动物保护等主题上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在社会方面,我国在扶贫济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就业优先、社会保障、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实践也颇具中国特色;在治理领域,我国强调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
雷曜还谈到,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效率要用好数字科技的力量。从全球看,ESG报告的编制和发布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也缺乏数据基础。要降低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成本,提高效率,既要依靠第三方评估机制,设置过渡期的制度性安排,更要强化科技赋能,建议加强可持续披露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他解释,“数字化”是探索在范围三碳核算,供应链碳足迹管理,报告编制等方面,加强数据基础设计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可强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分类标准建设,并内嵌入各类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市场定价。“标准化”是在复杂场景分析、重大财务影响评估方面开发大数据智能模型,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更准确的定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