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隋强:加快制定北交所直接IPO规则、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2023-10-18 09:55:59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11月17日,北交所总经理隋强在第十三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主论坛上发表演讲,从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加强投资端建设、丰富市场产品体系和营造良性市场生态四方面,对后续北交所推进改革实施等相关工作安排做出介绍。

来看5大重点表述:

1、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关制度规则。

2、加强投资端建设,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支持引导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创新发展,通过分红、回购等机制安排更好回报投资者。

3、提升市场估值定价功能,研究优化发行定价安排,坚持合理定价、优企优价,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4、持续增加北交所基础产品类型,逐步构建覆盖股票、债券、基金的“全品类”体系。

5、营造良性市场生态,强化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转板,指导有意愿的上市公司依规开展各项工作,形成稳定的转板预期。

 

\

 

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关制度规则

隋强指出,北交所开市近两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以较快速度聚集了一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功能初步发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发布,对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进行系统性谋划和部署,勾勒了未来10年发展路径和目标,为北交所市场建设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北交所市场结构将显著优化,市场运行质量将有效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国家战略的功能将更好发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从《意见》发布后这一个多月的情况看,优质企业纷纷咨询沟通,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普遍加大展业力度,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企业培育等工作,整个北交所市场生态呈现出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隋强指出。

隋强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多措并举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活力和市场吸引力。

一是着力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本次改革通过优化“挂牌满12个月”执行标准、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进一步畅通多元便捷上市路径,将吸引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企业进入北交所。目前,北交所正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加快研究制定北交所直接IPO的相关制度规则。同时将加大审核监管力度,严把“入口关”,坚决防止“带病闯关”。

二是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北交所将坚守定位,遵循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制定实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方案,给投资者一个真实、透明、信赖、可投的上市公司。同时,将与沪深市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推动北交所行业多元化覆盖,形成支持更多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发展的合力。

 

\

 

大力加强投资端建设,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隋强还指出,北交所将大力加强投资端建设。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要。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支持引导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创新发展,通过分红、回购等机制安排更好回报投资者。

同时,大力推动各类资金入市。《意见》发布以来,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日均开户数超过发布前的十倍,公募基金加快进场,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有关政策也已发布。北交所将持续做好各类资金入市的精准服务和对接。

隋强还指出,要提升市场估值定价功能。研究优化发行定价安排,坚持合理定价、优企优价,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根据《证券公司北交所做市业务特别规定》,积极做好新增做市商入场做市工作,更好发挥做市商改善估值定价、改善流动性的功能。

在丰富市场产品体系方面,隋强指出,要持续增加北交所基础产品类型,逐步构建覆盖股票、债券、基金的“全品类”体系。一方面,高质量推进债券市场建设。以北交所承接企业债为契机,推进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建设,目前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制度规则、技术系统、市场准备等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很快就可以推出。另一方面,稳步扩大指数化投资。丰富北交所指数体系,研究编制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推动编制更多覆盖北交所的跨市场指数,引导基金公司加大指数基金产品供给。

在北交所还将营造良性市场生态方面,隋强指出,要加强各板块联通、多方面联动,推动形成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良好生态。强化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转板,指导有意愿的上市公司依规开展各项工作,形成稳定的转板预期。

同时,探索完善普惠金融生态,在前期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北交所业务专项加分安排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精神,进一步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配合中国证监会完善基金管理公司分类评价体系,更好引导券商、基金等机构提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投资力度,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最后是形成政策支持合力。

此外,还要加强与有关部委的精准对接,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强化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培育服务体系,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合起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