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承销新规出台

2023-10-13 10:50:53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相关会员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下称《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

《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调整了独立主承销商的准入门槛,取消主承销商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能力的调查评估,这被业内视为利好信号。

主承销商取消AB分类

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炉的《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备受市场瞩目。其中提到,主承销商被分为“一般主承销商”和“专项主承销商”,取消“A类主承销商、B类主承销商”的分类。

在业内人士看来,取消“A类主承销商、B类主承销商”的分类,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意味着未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根据交易商协会此前的市场评价标准,A类与B类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能做多大区域的主承销业务。

比如,地方性银行经市场评价获得B类主承销业务资格的,可开展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如今,中小银行有望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

根据《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主承销商根据业务范围进行分类。“一般主承销商”可从事全部类别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专项主承销商”可从事部分类别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

目前,“一般主承销商”共有72家,这当中以银行类机构为主,多达54家,券商则有18家;“专项主承销商”有2家,分别为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据悉,交易商协会对外资机构设置“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专项主承销商”,可主承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交易商协会表示,未来将根据市场发展需要,适时推动设置其他专项主承销商。

独立主承门槛调整

此次《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的另一大变化在于,取消了主承销商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能力的调查评估。

交易商协会认为,主承销商具备一定业务经验的,向交易商协会报告后可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满足以下能力要求后,可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一是担任联席主承销商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达到3只;二是具备牵头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簿记管理、存续期管理工作经验;三是近一年未因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受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或自律管理措施。

在市场人士看来,上述要求并不高,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比较容易达到。

交易商协会表示,在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前,须与具备独立主承销能力的主承销商联合开展主承销业务。未达到能力要求自行独立开展主承销业务的,交易商协会将采取相关自律措施。

日常评价区分合格与否

根据《市场评价规则(2023版)》,未来市场评价将包括申请从事承销相关业务的市场评价(即首次评价)和承销业务执业情况的市场评价(即日常评价)两类。

据悉,首次评价主要考察承销业务相关会员的展业基础、展业能力、市场参与度等情况。

日常评价则主要考察承销业务相关会员的业务表现、业务质量、参与市场建设和研究创新以及遵守市场秩序和交易商协会自律规则的情况等。

交易商协会表示,市场评价工作每年开展,原则上以上一年度为评价期。如果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申请从事承销相关业务的市场评价:一是近三年因违法违规受到刑事处罚或重大行政处罚;二是近一年因违法违规受到重大行政监管措施或交易商协会重大自律处分;三是近三年因违法违规给市场造成严重后果。

交易商协会表示,主承销类会员日常评价结果分为合格档和不合格档。其中,合格档根据日常评价得分高低,分为A、B、C三档。分档比例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调整,并提前向市场发布。

主承销类会员在评价期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划为不合格档:一是未按要求报送日常评价材料;二是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违法违规受到交易商协会重大自律处分;三是其他业务涉及本规则第二十二条相关情形被交易商协会暂停主承销业务资格;四是产生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等其他交易商协会认为应当纳入的。

从处置方式来看,如果主承销类会员被连续两年划为不合格档的,交易商协会会将其调整为承销类会员。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