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国东方上半年经营业绩逆势增长 总资产近1.3万亿净利润超14亿

2023-09-28 10:33:17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9月27日,记者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东方实现资产规模稳中有升,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主业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不良资产占主业资产进一步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东方实现集团总资产12957亿元,较年初增长3.83%;集团净资产1617亿元,较年初增长3.0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18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属东方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8.34%。

主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业务结构方面,截至上半年,金融不良资产余额1479.69亿元,占主业资产比例41%,较年初上升1.11个百分点,较非金不良资产余额占比高约8个百分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资产配置比例接近60%。

集团经营稳中提质。旗下中华保险上半年实现原保费收入439.6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72.9%;旗下大连银行成功补充90亿元资本,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旗下东兴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8.28%,成功保荐万丰股份首批主板注册制IPO,所投企业华丰科技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旗下东方金诚截至6月末累计服务工商类企业865家(首评业务),助力发行债券规模共计9322.7亿元,参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21只,发行规模6308.62亿元。

风险化解成效显著

一是持续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据了解,上半年,中国东方助力多省市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区域内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联合某省市两级政府,成立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基金,化解不良资产规模超290亿元,居同业前列。持续推动地方法人银行重组整合,增强御险能力,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原值449.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5倍。

二是稳妥参与受困房企风险处置。推动保障3.68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协助解决6.69亿元农民工工资和上游材料供应商60.02亿元欠款支付问题,带动货值约1412.91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三是中标跨区域银行资产包。中国东方成功中标上半年国有大行推出的唯一一单跨区域银行资产包,稳健合规开展信托、保险、金融租赁等非银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工作,化解非银金融不良资产97.56亿元。

四是持续拓展线上资产处置路径。中国东方优化“金沙淘”资产推介小程序,连续多年举办年度特殊资产推介会,发布资产金额超2000亿元。

提升服务实体质效

一是加大实体项目投放力度。上半年,中国东方实体项目投放金额190.84亿元,增量投放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入选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25家支撑机构,深度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业务投放规模100.40亿元,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风险化解。中国东方紧盯经济结构调整期突发的重点领域风险,深化布局破产重整业务领域。上半年落地6单破产重整项目,投放金额20.60亿元。从众多同业机构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某破产重整项目,通过“破产重整+共益债纾困+实质性重组”一揽子方案介入,推动企业落实重整计划、实现复工复产、激活资产价值。

三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升级。推动服务模式向“利差价差+技术溢价”升级,上半年新增实质性重组项目17个。资本市场不良资产业务实现突破,开拓上市公司纾困业务,创新开展某可转债项目,助力某公司开展产业并购,帮助上市公司稳定股权结构,实现价值修复和产融共赢。

四是大力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上半年,中国东方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3单,涉及金额11.49亿元。助力某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化解股东流动性风险,有效解决股权架构不稳定问题。

管理赋能稳健发展

一是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业务审查机制不断优化,实现“行业+区域”网格化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实施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内控合规机制不断完善,丰富合规管理工具库、筑牢内控防线。

二是严格控制融资成本。中国东方存量融资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31BP,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融资成本持续下行,负债结构较为稳定。授信机构、授信规模双增,外部授信机构148家,较年初增加20家,授信规模约为1.38万亿,较年初增加约600亿。

三是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东方投产达到国家A级、国际Tier III+标准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持续优化客户、业务、财务、资金等各类系统管理功能,推进风险预警系统、“金沙淘”二期建设。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