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科创板软件行业举行集体业绩会:大模型、AIGC等赛道热度不减

2023-09-07 10:47:48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9月6日,科创板软件行业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正式召开,本期参会公司有虹软科技、海天瑞声、奥比中光、安恒信息、宝兰德、云从科技、开普云、罗普特、奇安信、格灵深瞳、当虹科技、致远互联等来自行业内的28家上市公司,相关公司高层与投资者就行业生态和发展动向、经营和研发情况等展开深入交流。

每一轮科技变革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前,业内普遍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正在开创下一个黄金十年,而大模型底座是新一轮AI革命的重要基石,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基础类模型正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在自然语言处理、内容生成及创作、多模态技术等方向蓄力。在此背景下,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均成为本次业绩会上的热议话题。

大模型:未来将比拼底层能力哪家强

当问及对行业大模型的看法,云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曦表示,大模型在商业化落地时需要不断调整,而开源模型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有基础模型能力与自研能力的公司更具备竞争力。其实并非所有应用场景下,模型参数数量规模均需盲目地进行扩大。例如在工业化生产领域,需要同时考虑推理成本与效率。这就会考验到各个公司的模型优化能力和工程化水平,即在实现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生产效率依然保持高水平。真正未来到量产阶段,行业内各公司一定都会考虑效率与成本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会比拼哪家公司的底层能力更强、哪家公司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持高效率。

据介绍,云从科技的从容大模型已更新到v1.5,后续模型版本的规划是以百亿模型为主体走行业落地方向,同时兼顾大模型性能的优异性和实用性的规划方向。一方面,是在跨模态、动模态的模型上面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就是公司中央大模型主攻的逻辑是行业落地模型,所以会与行业头部的公司,比如神州信息、佳都科技、中检、报业等联合打造行业大模型。公司预计能在今年和明年上半年逐步在各行业落地。

安恒信息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楼晶介绍,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的兴起,公司今年由研究院牵头组织成立了面向于安全垂域大模型的能力的专项技术团队,包含AI算法专家、安全专家、数据治理、软件研发、产品和项目管理等在内近百人团队。安恒信息发挥数十年安全研究及攻防经验优势,打造面向威胁分析、漏洞挖掘、事件处置及攻防测试等场景需求的“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

谈及AI大模型发布后对公司业务的提升作用,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从多个层面予以阐述:对既有业务来说,大模型作为底层能力平台,具备异常检测、恶意代码检测、威胁情报分析、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优化、安全管控优化等能力,可全面赋能安恒所有产线,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安恒提供的是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安全解决方案,机器生成加人工决策的人机协作新模式,可以把运营人员从繁杂的告警信息中释放,大幅提升安全服务效能。

另一方面,范渊认为,大模型技术将成为安恒与中小企业之间新的桥梁。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助力安恒全线产品、服务降本增效,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体机、安全运营托管等解决方案。他还指出,大模型或许会颠覆现有网安教育市场。

在应用层面,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大模型在公司业务中的实际应用。例如,海天瑞声董事长贺琳向投资者介绍,目前公司已通过自行研发以及API接入两种方式,探索将大模型接入公司一体化数据处理平台,以提高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人机协作效率,辅助公司的数据生产。同时,自研大模型方面,公司已在针对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集设计与处理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和规划,并基于研究成果开展了CommonCrawl、中文书籍等适用于预训练阶段的数据的获取与清洗工作,形成了各项技术的框架方向等。

AIGC已成人工智能重要演进方向

AIGC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演进方向,生成算法、大模型与多模态为代表的底层技术的突破成为了AIGC的质变的关键,前期GPT-4的正式发布迈出了从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模型进化的第一步。展望未来AIGC的商业化场景,有研究机构认为,AIGC能够自主生成创造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代码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将深度改变办公、电商、娱乐、教育、媒体等各行各业,并引领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理解到生成创造的跃迁。

在本次业绩会上,多家公司向投资者详解了目前在AIGC领域的布局。当虹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孙彦龙介绍,公司的AIGC视频内容智能生成系统融合了大模型技术,包括语言、视觉、音乐等,以及公司在视频技术领域的诸多创新技术,如超高清编码、AI超分插帧等。该系统能够将多种媒介内容,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高效智能地转化为高品质的视频内容。此外,系统还内置了丰富的视频模板、特效及音频资源库,助力用户在新闻传播、商业推广、教育教学、视频内容创作等领域中创作出优质视频内容。

“公司AIGC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目前除了在传媒文化中用于视频内容生成、制作、媒资管理等处理流程,在泛安全领域也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因此后续公司会将AIGC技术围绕不同行业场景持续创新与投入研发。”当虹科技董事、董事会秘书谭亚补充说。

*ST慧辰董事、技术总监马亮介绍,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了基于商业领域的AIGC领域的行业应用模型。公司以AIGC技术作为新一轮业务能力创新引擎,经过十余年公司服务大型客户及公共服务领域的积累,围绕数据形成了行业知识库、Know-how、算法模型库与专业数据分析报告等,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据应用场景相结合,发布多款针对商业服务的智能化分析产品,在消费者洞察、产品创新、数字营销与客户体验管理等多个场景,深入服务行业需求,全面赋能商业运营与产品创新。目前,已经在相关客户方面进行了试用,反馈效果较好。

致远互联董事长、总经理徐石谈到,在研发方面,公司夯实已有平台,并积极拥抱AIGC新时代,推动COP平台AI化,提出“AI-COP”新的理念,规划了智能业务助手、低代码平台搭建智能助手、AI原生应用、协同运营专有模型等产品及服务,目前已经在研发进行中。在COP-V8方面,推动V8商业化营销,形成“平台+应用产品+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聚焦大型高端客户市场覆盖和中大型客户规模化技术升级。

机器人:AI产业另一个重要发力点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行业的政策。机器人作为AI产业重要的应用方向,在本次业绩会上相关公司的业务布局情况自然受到了投资者关注。

在回复Q-GPT机器人今年销量情况时,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向投资者介绍,公司于8月25日刚刚发布了市场首个工业级的Q-GPT安全机器人,Q-GPT安全机器人是基于奇安信大模型的“虚拟安全专家”,在处理安全告警方面,机器人单位时间工作效率是安全专家的16倍,同时机器人可以7×24小时×365天的全天候工作,因此一台机器人的运营效率约等于70位安全专家,以安全专家人均年薪30万计,每年每台Q-GPT安全机器人在客户侧可产生约2000万元的运营效益,且随着算力的持续增长,未来的运营效益还会不断提升。目前的产品定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每年收取的服务费,相当于用虚拟安全专家替代原来是人的这一部分支出。

“原来的服务我们是按年收费,因此虚拟安全专家也会按年收服务费。第二部分是整个设备的费用,包括整个机器,每年还有相应的运维、订阅、使用和知识更新费用,这些费用都会打包在里面,面对不同大小企业,根据高、中、低套餐来定价。”齐向东表示,Q-GPT安全机器人的一大特色在于整个产品的研发与定价经过了与一些重点客户的深度“共建”和“共创”,其市场接受度和客户购买意愿都经过了实际验证,在8月25日的产品发布会上,公司即与京东方集团和吉利集团等客户进行了现场签约。

奥比中光董事长、总经理黄源浩介绍,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围绕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ROS教育机器人等各类型机器人,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提供结构光、双目、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帮助各类型机器人实现识别、建图、实时定位与避障等功能。同时,公司具备超7年机器人行业落地经验,截至目前已与优必选、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斯坦德等多家机器人客户实现业务合作。根据《2023机器视觉产业发展蓝皮书》,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公司市占率超过70%,位列行业第一。

此外,黄源浩还表示,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行业机遇,巩固公司在机器人视觉方面的核心技术壁垒,公司制定了为所有智能终端打造“机器人之眼”的发展战略。公司于今年7月初发布了定增预案,拟搭建机器人视觉产业技术中台,进一步深化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升级迭代,紧抓具身智能历史发展机遇,为后续市场需求爆发做好充分准备。

格灵深瞳董事会秘书王政则在业绩会上透露,公司正在推进轨交检修机器人项目的试点测试工作,公司的轨交运维解决方案在多个高铁、城轨和机车领域的试点项目进入研发、测试或交付验收阶段,其中,自主研发的列车智能检测平台已经成功在高铁和地铁线路上实现落地应用。在轨交检修中,公司通过应用机器人主动感知技术、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虚拟示教与远程遥感技术,有效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提升实施效率,降低整体项目运营成本,而公司的模型压缩和边缘计算能力,可以实现对线路故障诊断算法的实时运行,机器人可利用自身算力实时处理线路数据,进行在线故障诊断。

多家细分领域公司发布新品进展

除了对于大模型、AIGC等热点,一些细分领域公司的新品研发进展亦受到投资者提问。

据虹软科技董事会秘书蒿惠美向投资者介绍,公司新老算法产品在客户智能手机机型上继续出货。2023年以来,公司加速自创的“智能超域融合(Turbo Fusion)”技术的产品化,为手机拍摄提供创新性的全链路超域解决方案,现已研发智能超域融合夜景解决方案、智能超域融合HDR解决方案、智能超域融合超分解决方案、智能超域融合人像解决方案。目前,“智能超域融合”创新产品系列正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前述已研发的四类解决方案均实现了量产落地并开始批量出货。

在回复新业务的研发和布局情况时,海天瑞声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吕思遥表示,23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升级了智能驾驶的数据服务能力,推出了新一代智能驾驶数据处理平台DOTS-AD。新平台可支持更多场景、更多传感器、以及更前沿的自动驾驶感知算法需求,可以覆盖市面上主流的3D、2D-3D融合标注需求以及更为前沿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算法中台功能更加完善,2D算法准确率持续提升,3D算法功能逐步完善等。

“未来,公司将紧抓智能驾驶行业发展机遇,全方位布局和提升智能驾驶业务核心能力,前瞻性布局、迭代智能驾驶数据处理平台,优化算法中台中枢能力,同时加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全方位保障数据生产流程安全合规。”吕思遥说。

奥比中光董事会秘书靳尚向投资者谈到,年初至今,公司加速推出适配各类应用场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公司与微软、英伟达共同推出可广泛应用于物流、机械臂、制造、零售、医疗保健和运动健身等场景的新一代iToF相机Femto Mega,随后与微软合作推出了Femto系列的另两款新品:Femto Bolt及可适用于仓储物流拆垛码垛、生产产线上下料、大件物品尺寸或体积测量等工业场景的Femto Mega I;今年8月,公司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了可助力开发者快速搭建3D应用开发及验证原型的智能相机产品3D开发套件Orbbec Persee N1,打造Persee产品系列。

此外,针对原有产品线,奥比中光推出了新一代Orbbec 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产品,其可广泛应用于机械臂无序抓取、移动感知、3D人体/物体重建、维度测量、智慧仓储物流、医疗康复、运动健身、智慧农牧、智慧商超等3D视觉相关应用场景;针对服务机器人场景,公司发布适用于机器人避障应用的高性能双目结构光相机DaBai系列新品等。

“3D视觉感知已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发展阶段,拥有诸多潜在的细分应用场景领域和需求增长爆发点,行业面临良好市场机遇。”靳尚认为。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