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地方债发行将迎高峰 增量政策工具有望出台

2023-07-12 14:17:23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期,多地陆续公布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其中,不少地方将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任务。

  专家表示,地方债发行将在三季度迎来高峰。随着新增地方债加快发行使用,稳经济效能将持续释放。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看,下阶段财政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增量政策工具有望出台。

  新增专项债发行料现“双高峰”

  根据华金证券统计,截至6月30日,已有19个省、计划单列市披露了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计划发行14440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分别拟发行1338亿元、6886亿元、3202亿元、3014亿元。

  专家认为,地方债发行有望在三季度迎来高峰。兴业研究分析师胡晓莉表示,在稳增长压力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承压的情况下,地方债早发行、早使用的需求较大,新一批地方债额度大多在第三季度发行完毕。“预计三季度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分别为0.18万亿元、1.14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0.10万亿元、0.93万亿元,对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提供支撑。”胡晓莉说。

  广发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新增地方债提前批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预计三季度地方债可能发行完剩余额度的80%,10月至11月发行完剩余额度的20%。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从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来看,披露三季度发行计划的省份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达到剩余额度的81%,新增一般债规模达到剩余额度的89%。从发行节奏来看,7月至9月新增专项债分别计划发行3223亿元、3093亿元和1517亿元,7月和8月可能成为新增专项债发行“双高峰”。

  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

  从上半年地方债发行情况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地方债提前批额度较多、下达时间较早,因此一季度发力明显。由于第二批新增地方债额度下达时间较晚,导致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上半年地方债整体发行情况和2021年较为类似,进度慢于2020年和2022年同期。”温彬说。

  温彬认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内需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市场预期和信心有待改善,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需财政政策发力。

  地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地方债加快发行有助于拉动有效投资,发挥稳增长效能。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随着今年剩余地方债额度下达至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边际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后续政策将侧重支持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不少专家认为,下阶段财政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增量政策工具也有望出台。

  “积极财政政策将运用多种工具继续发力。”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一方面,可能会加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前落地“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推动基建、新基建加快建设,释放投资需求,带动下游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会再度动用专项债结转额度或新增额度,不排除发行特别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可能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下半年,除了专项债发行进度可能进一步加快,还有可能动用专项债结存限额空间。此外,他建议,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加快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资金保障高度相关。专家预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可能成为增量资金来源。去年,两批金融工具合计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逆周期特征,上半年在经济复苏较快时力度有所减弱,下半年有望重启扩张。

  “综合来看,在专项债和可能推出的增量政策工具支持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从而对稳增长形成有力支撑。”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说。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