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掉队 规模缩水 百亿级私募“光环”在褪色
2023-06-19 15:51:18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现在百亿级私募在渠道也不卖座了,还不如一些业绩好的中小私募受欢迎!”某私募市场人士近日感慨,百亿级私募的“光环”正在褪色。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今年以来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和20亿元至50亿元的股票私募平均收益明显高于百亿级私募。与此同时,多家知名百亿级私募近2年未能实现正收益,有的更是规模缩水、掉出头部梯队。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百亿级私募业绩承压与市场环境不无关系,但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期,诸多百亿级私募确实面临“成长的烦恼”,需重新审视自身能力与规模的匹配情况。
中小私募业绩超越头部梯队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有业绩记录的3137家股票私募管理人今年以来整体收益率为2.23%,其中1754家股票私募管理人实现正收益,占比55.91%。
分规模来看,百亿级私募排名落后。据统计,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管理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68%,其中正收益占比70.18%。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5亿元至10亿元的私募管理人紧随其后,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26%和3.03%,正收益占比分别为66.67%和64.12%。
而备受市场关注的百亿级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仅为2.62%,正收益占比71.62%。
“今年以来,消费、人工智能、央国企等主题投资轮番登场,个股和板块波动较大。但百亿级私募大多坚持以基本面研究为基础的价值投资或成长投资,很难把握今年以来的市场主题,投资的灵活性也有限,因此表现差于中小私募。”沪上某私募研究员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今年以来业绩不佳,多家百亿级私募近2年未能实现正收益,引发诸多投资人的质疑。
比如,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源乐晟资产旗下部分产品近2年回撤超30%。截至6月12日,泓澄投资旗下多只产品近2年更是回撤近40%,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出现负收益。
百亿级私募规模缩水
除了业绩惨淡,部分百亿级私募还面临规模缩水的窘境,有的甚至直接掉出头部梯队。
比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2021年募资火爆、一跃成为百亿级私募的冲积资产,如今管理规模降至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同样是2021年新晋成为百亿级私募的同犇投资,目前管理规模也降至50亿元至100亿元。
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泰旸资产。2021年泰旸资产新晋成为百亿级私募,但随后业绩便出现回撤。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其旗下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14%,2022年全年回撤超25%,2021年展示净值的产品也都是负收益。中基协数据显示,目前泰旸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降至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
“如今在渠道,百亿级私募不再是光环,反而一些业绩亮丽的中小私募比较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2020年和2021年很多百亿级明星私募募集大量资金,目前为止业绩并不好,投资人很受伤;二是拉长时间来看,管理规模太大的私募,超额收益的获取能力不够亮眼,现在很多渠道都在挖掘一些‘小而美’的私募进行销售。”沪上某私募市场人士透露。
直面“成长的烦恼”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百亿级私募“光环”褪色背后是诸多私募面临的成长困境。
首先,部分私募策略一旦承载较大规模,很容易出现收益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曾公开表示,公司策略会经常使用一些权益类衍生工具,如果管理规模继续大幅增长,策略中需要经常使用的工具可能面临交易所的持仓限制,从而对产品的长期收益率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部分私募的管理规模增长走在了投研水平之前。“2020年和2021年崛起的大部分百亿级私募存在投资偏好,或专注于大消费,或深耕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长板块。管理规模快速增长时,其投研半径并未同步扩大,在去年以来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业绩自然承压。”某中型私募人士透露。
某老牌私募人士认为,近年来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百亿级梯队持续扩容,都是行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但对于年轻的百亿级私募而言,真正的长跑才刚刚开始。面对“成长的烦恼”,机构须重新审视自身投研能力和规模的匹配度,以确保投研水平走在前面。
据悉,多家头部私募正在扩充投研团队。比如,汐泰投资发布公告,招募若干行业研究员,且不限研究方向;淡水泉正在招募投资经理和投资分析师;拾贝投资也多次发布公告招募行业研究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