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秋:科创板融券卖空机制将逐渐显现威力和功效
2019-08-12 10:03:56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8月8日,科创板第二批新股晶晨股份、柏楚电子上市交易,当日两股融券余额均超融资余额。
科创板融券交易热情高涨,7月22日开市首日,科创板融券余额总计7.97亿元,占科创板两融余额比例38%;到8月8日第二批新股上市,科创板融券余额已达28.38亿元,占科创板两融余额比例升至48%,不少个股的融券余额甚至超过融资余额。与之相比,8月8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融券余额总计51.04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仅为0.65%,基本可忽略不计。
分析科创板融券交易火热原因,首先,科创板转融通券源更加丰富。包括公募、社保基金、战略配售者都能出借券源,尤其战略投资者,其持股一般有一年锁定期,闲着也是闲着,通过出借还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甚至保荐人跟投股票也可出借,其持股锁定期为24个月,持股数量达首次公开发行数量2%-5%。科创板不仅转融通券源丰富,相关主体出借意愿也非常强烈。
由于相关证券转融通业务相当火爆,近日心脉医疗、中国通号等先后被证金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这是因为《证金公司转融通业务规则》规定,单只证券转融券余额达可流通市值10%时,证金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只有该比例降至8%以下时才可恢复;显然,证金公司不再转融券,并不表明证券公司手里就没有券,有券的证券公司仍可开展融券业务,此类情形下融券业务也或仍有一定潜力。
其次,科创板市场活跃,催生了以融券为基础的变相T+0交易模式。科创板融券与主板等一样实行T+1,也即投资者融券卖出后自次一交易日起方可偿还相关融入证券;但投资者在T日融券卖出之后,如果手头还有资金,当日趁股价低位也可买入等量股票,等于变相实现T+0,可实现对冲、锁定当日收益,之后市场波动风险与其无关。也就是说,投资者在T日即便账户上有股票,当日也不能偿还给证券公司,由此资金被两面锁定,只能做一次T+0,直到T+1日才能偿还融券,需多承担一天借券利息。
科创板市场弹性大、股价波动性强,一些投资者借上述融券变相T+0机制,在市场频繁融券交易短线套利。甚至有些机构投资者在上市第一天就先把科创板股票借到手,当天未必卖出,待到合适机会再逢高出手,为此多承担几天融券利息,但多日T+0运作,收益也颇丰。
当然,科创板融券业务也有天花板,需遵循上交所《融资融券实施细则》规定,“单只融券标的证券的融券余额达到可流通市值的25%时暂停融券,该比例降至20%以下时于次一交易日恢复融券”,也即融券卖出量至多为流通盘的四分之一。
科创板融券业务占两融业务的近半壁江山,做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管是以融券为基础的短线T+0模式,还是投资者融券卖出后、放长线钓大鱼的趋势交易模式,千变万化的做空模式让空方与多头在市场充分博弈,这种内在机制对股价非理性炒作有一定冷却平抑作用,有利于推动市场准确发现股票内在价值,提升科创板价格发现功能。
不过,目前科创板个股上市首日股价基本翻番、市盈率动辄数百倍,仍然存在与主板类似的炒新情结,炒作仍有相当多的非理性成分;但这并非融券做空机制没有发挥作用,而主要是因为科创板初期上市个股太少,市场总体仍然处于股票筹码供不应求阶段。事实上,近几日科创板一些涨幅过大股票出现拐点向下,这与逐渐增加的融券做空余额,或有一定关联。
笔者建议,应充分实现科创板发行上市节奏市场化,市场对股票需求有多大,供应就应该有多大,由此可对一些主力游资筹码式炒作形成巨大心理威慑。随着未来科创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股票不再极度稀缺,科创板较为成熟的做空机制,更将显现其威力和功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