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购买意愿增强 年内198家上市公司官宣投保计划
2023-05-05 16:44:18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被称为高管“护身符”的董责险在A股市场持续“走红”,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购买队伍。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至5月4日,共有198家上市公司披露董责险购买计划。从目前已公开的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方案来看,上市公司拟购买的责任险赔偿限额最高为7.5亿元,最低为1000万元。根据保障额度和保障范围不同,上市公司拟支出保费限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最低不少于12万元。“这两年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政策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风控意识也越来越强。从我们董秘圈内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保费额度在20万元上下,大型企业的保费额度在50万元至60万元。目前多数公司都是一年一保,到期后保险公司也会根据一年的情况重新评估。”一位不具名的A股上市公司董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市公司投保热情高涨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保险,董责险是保障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履职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保险业务团队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的热情持续升温。2019年至2022年,分别有39家、119家、248家、337家上市公司发布董责险购买计划。其中2020年至2022年,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较快,2021年董责险投保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08%,2022年投保公司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36%。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投保的热情不减。单月来看,1月份发布购买董责险计划的上市公司有4家,2月份为9家,3月份为48家,4月份披露购买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137家。
对于购买董责险,多数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充分履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为独立董事投保董事责任保险,支持保险公司开展符合上市公司需求的相关责任保险业务,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职的风险。
“上市公司给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董监高投保,主要还是要给高管们一颗定心丸。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的热情只会增不会减。”上述不愿具名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
“董监高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上市公司高管投保董责险能为高管履职提供部分保障。这种保障应当是部分的、有附条件的,在非充分保障的前提下,董监高责任险对于公司治理是有益的。”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家呼吁优化产品设计
董责险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尽管近年来,上市公司投保热情持续高涨,不过从投保率来看,仍然相对偏低。
“我们购买董责险的时间比较早,从2016年就开始投保了,每年的保费为2万美元。当时保险公司设置的各项条款相对比较简单。多方比较后,我们发现部分保险公司的保障力度不是很合适,后来重新换了保险公司,保费的额度增加到了每年50万元。”南通地区某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实践中的董责险保险条款设计和赔偿机制不完善,保险公司过于强势,可能这个市场就打不开。从目前数据来看,A股市场只有不到10%的企业投保董责险,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一款好的保险产品应当既能为高管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也能在高管真正有违法行为时,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有一定的制约。”王智斌建议,保险公司不要在哪些情形免赔付上做文章,应当将赔付的范围尽可能地扩大,在赔付的责任上设定一个限额或者比例,让高管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从而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近两年投保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并不是说做得越多越好。企业鱼龙混杂,保险公司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保险公司也是在尽调上下功夫,对企业所处的行业、注册资本金、财报、融资额度等请专业机构做评估。基本都是一年一签,部分公司如果到期后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可能就不会再和对方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