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46.7%!地摊经济松绑 夜间消费回归

2022-10-10 09:38:25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达到46.7%,较去年同期上涨1.7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是“夜间游玩”搜索热度较高。国内一些城市陆续给地摊经济“松绑”,城市烟火气带动夜间消费回归。

  上海打造24小时活力城市

  夜间经济带动消费回补

  9月22日,上海发布20年来首次进行全面修改的新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新版《条例》规定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桥梁等公共场所、兜售物品的同时,明确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用于从事设摊经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等经营活动。

  新版《条例》将自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以往,上海对设摊经营、占道经营是全面禁止的。上海并不是全国首个对地摊经济进行松绑的城市,在此之前,成都、江苏、武汉等很多省市都陆续放开了地摊经济政策。

  地摊经济只是上海夜间经济的“冰山一角”,此次对地摊经济的松绑也旨在进一步促进就业拉动经济。上海的“夜间经济”在全国首屈一指。为了打造夜间经济,上海使出“组合拳”,通过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7个方面,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24小时活力城市”。

  作为以夜生活闻名的城市,上海拥有丰富的夜间设施资源和完善的夜间配套服务。据悉,截至目前,上海全市一共有400多家夜间营业的商场、8万余家夜宵餐厅和4000余家夜间娱乐场所。此外上海还拥有4000多家运动场馆、700多家书店和800余家星级酒店。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此前表示,上海已经有6000多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和506个营运至22点后的地铁站点,支撑着上海夜间经济的欣欣向荣。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提出要打造“1+15+X”的上海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即以一江一河为核心的一条滨水夜间经济活力带、15个引领潮流的夜生活聚集区,同时培育一批多样化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

  目前,通过数次迭代升级,上海夜经济已从1.0版本——相对单一的餐饮和购物功能,发展到2.0版本——娱乐、观光功能的迅速成长,再到目前的3.0版本——展演、体验业态涌现,城市夜经济功能不断丰富,不同功能间的协同联动也越来越多。

  夜间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夜间经济正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点亮夜间经济,需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等。

  数据显示,黄浦区是上海市夜间经济最集聚的区域,拥有外滩枫径、思南夜派对、外滩源集等一批主题化、特色化的地标性夜市。2019年5月,黄浦区率先在上海市推出首位“夜间区长”、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市场主体发挥自主能动性的格局。同年,推出第二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并率先在成立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财通证券商社首席分析师刘洋表示,在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上夜间经济还可以再做四种尝试。第一是扩展品类、增加渠道。一方面创业者可以通过了解年轻人的喜好,挖掘出新的消费需求,例如剧本杀、社交娱乐小酒馆等。另一方面,目前夜间经济的营销渠道集中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存在渠道单一的问题,商家可以进行多渠道运营,也可以采用私域运营的方式搭建自己的流量平台。

  第二是完善城市管理与服务,加强规范化管理。可以通过适当延长节假日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增加夜间安保人手等方式对城市夜间经济进行创新化管理,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体推进、以市区为辅助高效协同、各部门积极协调互动、多方广泛参与共同发力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

  第三是打造夜间经济品牌,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借鉴国内外主要夜间经济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人文风俗,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核。

  第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简化相关审批程序等多种方式,以企业、商会为经营主体,协会参与自律监管,引导夜间经济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