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ETF二季度净流出40亿 下半年抄底新经济?
2021-07-12 11:07:48 作者:张燕北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二季度至今,港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跟踪港股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资金流出明显,多只基金份额缩水幅度达2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港股波动主要缘于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下半年港股指数层面或呈现震荡走势,结构吸引力仍在,重点关注新经济板块的配置机会。
港股ETF二季度净流出40亿
多只产品份额缩水超20%
据统计,截至7月9日,二季度以前成立的15只港股ETF合计份额为151.79亿份,较3月末下降36.21亿份,二季度以来缩水19.26%。其中,港股通50ETF、恒生ETF、港股通100ETF、港股通ETF、沪港深500ETF份额缩水幅度均在20%以上。
其中,港股通50ETF最新份额为50.63亿份,较一季度末萎缩15.2亿份。值得一提的是,于3月末上市的沪港深ETF500截至7月9日份额为0.31亿份,较3月末的1.81亿份缩水达8成以上,且多只港股ETF基金的份额已连续10多个交易日净流出。
业内人士表示,港股ETF份额缩水,主要是港股市场表现不佳所致,当然也可能有套利的因素,部分港股ETF上市后多数时间处于折价状态,不排除有些资金在场内买入港股ETF进行赎回套利,导致ETF份额缩水。
国投瑞银基金认为,短期市场对通胀走高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有所加剧,叠加去年流动性驱动的投资者正在退场,港股市场或有所承压。互联互通开通后,港股成交额中南下资金参与比例持续提升,但目前港股仍以外资为主导。
今年以来,港股恒指曾走出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从年初的27231点一路冲高至2月22日的31186.36点,当时“打到香江去,夺取定价权”成为市场上坚定看好港股的口号。不过,随着美债收益率飙升,通胀预期升温,港股开启了大幅调整,5月后随着A股在窄幅震荡中开始反弹。然而进入下半年以来,港股再度震荡回落。
7月8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8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71%,港股互联网股全线大跌。对此,汇丰晋信沪港深基金经理程彧表示,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6月FOMC会议纪要透露出美联储已开始讨论退出QE的可能性,这一信息超出市场预期;其二,管理层对于互联网企业和违法证券活动的一系列规范行为影响了香港市场的短期情绪。
结构吸引力仍在
盈利仍是下半年市场主线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三季度港股指数层面或呈现震荡走势,结构吸引力仍在,重点关注新经济板块的配置机会。
程彧直言,“我们不必对港股市场过于悲观。目前无论是基本面还是市场流动性或宏观政策都较前期更好。美债和国债利率均在走低,很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有望继续强劲复苏或超预期,暂时看不到港股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目前自下而上来看,一些细分行业或公司已体现出不错的投资价值,这种局部机会值得把握。长期来看,美联储退出QE仍是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关注。”
程彧进一步表示,决定港股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盈利。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以及互联网反垄断和规范影响的释放,会逐渐看到港股整体的盈利拐点,将促使港股体现出越来越高的投资价值。
诺德基金认为,港股目前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细分板块估值分化明显。例如公开数据显示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医疗等板块估值相对处于历史偏高水平,而银行、能源等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诺德基金认为南下资金大概率仍将持续配置港股市场,同时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也可能提升港股整体流动性。预计盈利仍然是下半年市场行情的主线,建议关注全球经济复苏下景气度相对较高的可选消费中部分细分子板块,例如运动服饰、酒店等;以及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有较大成长空间的新经济龙头个股。
长期而言,国投瑞银基金也依然保持乐观。放眼全球,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疫情后的“修复”基调延续。港股基本面仍处在上修区间,中资股盈利有望实现增厚。此外,在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港股市场逐步汇聚了中国新经济优质龙头公司,也成为美国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市场。随着更多优质“新经济”公司登陆港股,港股的交易活跃度、整体估值以及对全球包括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形成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