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硬科技扎堆“赶考”科创板 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

2021-07-09 09:41:03 作者:程丹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近期有多家科创类企业扎堆“赶考”科创板,仅6月30日就有14家企业赴科创板上市。过去的整个6月,科创板受理企业数达到75家公司,其中,18家为半导体公司。

在开板的两年多时间里,科创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表示,科创板“试验田”收获了多维度创新成果,市场包容性明显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逐渐补齐。在科创板注册制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顺利落地,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硬科技扎堆排队科创板

仅6月30日,就有14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科创板的受理,包括了依图科技、吉利汽车、乐普诊断、瑞能半导体、旭宇光电等。若把时间拉长来看,仅6月份,科创板受理企业数达到75家公司,其中,18家为半导体公司,超过今年1月至5月的受理总量,且受理时间基本集中于6月下旬。

每年进入6月通常是IPO申报的高峰期,由于招股书财务报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个月内有效,因此为避免后续补充更新半年报数据,保荐机构和发行人会在此期间冲刺“赶考”,为后续IPO争取更多有效期限。截至7月6日,科创板正常审核通道的企业数达到531家。

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科创板的审核上市依旧保持着常态化的发行,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86家,首发募资金额合计达708.27亿元。86家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硬科技”成色十足,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Wind数据统计,86家公司涉及八大行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行业的公司数量较多,这离不开上市条件的高包容性。

有投行人士指出,在制度设计上,科创板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通过差异化安排,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通过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5套差异化上市标准,不再对持续盈利有硬性要求,为未盈利企业和特殊架构企业打开上市通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围绕培育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监管层不断探索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今年4月16日,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以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

上交所党委近日表示,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交易所事业发展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支持和服务科技创新国家战略。

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

支持科技创新仍是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证监会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表示,要主动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储蓄、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要提高支持科技创新的本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独特机制优势,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要提高推进更深层次改革的本领,扎实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企业质量,监管层今年以来通过现场检查、政策完善等方式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从源头上净化发行市场环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保持IPO常态化发行的同时,还应当充分、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更多资源向国家战略相关产业、科技产业、新兴产业集中,同时重视做好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他表示,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改革背景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不同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规则,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退市新规,严把出口关,保证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在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做好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持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关键制度创新,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一是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完善覆盖科技创新性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畅通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三是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四是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对创新企业的培育、引导和风险缓释作用,更好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合作对接,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