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通胀升温无碍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2021-06-22 11:11:34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孙璐璐

今年上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偏宽松,但5月份信贷社融数据,最新中期借贷便利(MLF)保持等量续作,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14个月不变等信号表明信用扩张步伐逐步放缓,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字当头。步入下半年,全球通胀升温,美联储加息预期渐紧,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取向高度关注。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当前逆回购和MLF的常规操作及央行的表态来看,并无所谓的“转向”信号,市场主体无需对流动性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展望下半年,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一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将继续延长;二是绿色金融将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新的发力点。

通胀升温无碍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从5月份信贷社融数据来看,5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5万亿,环比多增300亿;新增社融1.92万亿,环比多增693亿;5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5月社融增速持续下滑,M2增速低位运行,表明在经济修复接近潜在增长水平后,货币供应量增速正在向潜在名义GDP增速靠拢。这是今年实现稳定宏观杠杆率的必然要求。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立场从6月MLF等额平价续作和最新一期LPR报价仍保持不变中也可见端倪。6月15日,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MLF操作2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与5月持平,连续15个月保持不变。6月15日MLF到期规模2000亿,由此6月MLF操作为等额续作。6月21日,最新一期LPR报价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与上期持平,这是LPR报价连续14个月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个大型经济体物价读数在快速冲高,通胀风险对货币政策走向的潜在影响引发广泛关注。但央行在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就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这意味着监管层判断近期PPI高涨不具有可持续性,短期内MLF利率因物价因素而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本质上讲,6月MLF保持等量续作,体现了在经济较快修复、PPI高读数背景下,央行坚持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立场,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在促进经济修复与防范各类风险之间达成综合平衡。”王青分析。

结构性支持力度仍将加大

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一方面,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将继续延长,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则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新的发力点。对此,央行行长易纲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进行了明确阐释。

在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要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二是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三是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四是引导金融机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

近年来,央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目前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36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接下来将继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与企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强贷款风险防范。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推广随借随还模式,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社融增速有望企稳

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全球通胀升温是当前市场担忧货币政策收紧的两大因素,但从当前逆回购和MLF的常规操作及央行的表态来看,并无所谓的“转向”信号。市场主体无需对流动性产生不必要的担忧,更不宜以没有根据的猜测去预测流动性“收紧”和“波动”以及央行政策取向。

今年5月初曾有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5月份是传统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财政存款会大幅上升,叠加地方债发行量增加等因素,市场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并导致利率波动性增强。近日,《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指出:现在回头来看,对5月份资金面收紧的担忧确实是毫无必要的。事实上,在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的政策取向下,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是一句空话。

判断下一阶段市场利率的走势,还需重点观察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尚不构成政策利率调整的条件。

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虽处于加快复苏阶段,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分化明显加剧,或对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通胀预期升温,其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方向仍需进一步观察,特别是要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提前转向风险。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要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虽然PPI近期较快上涨,但CPI和核心CPI仍处于温和可控水平,通胀暂不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

王青表示,展望未来,伴随企业债券融资触底反弹,以及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加之信贷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社融增速和M2增速不会再继续大幅下滑。接下来在总量增速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将主要在支持绿色发展和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两个方向上发力,货币投放“有保有压”特征会进一步凸显。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