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头部公募雄霸市场 中小基金如何弯道超车?

2021-04-08 09:59:58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公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头部公募的虹吸效应愈演愈烈。头部公募全面分享了行业增长的红利,在管理规模、营收利润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投研、渠道和品牌几大方面,头部公募的优势也在不断集中。

  头部公募“大象起舞”,中小基金公司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吗?行业格局是否就此固化?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特色化是中小基金公司短期突围的“好牌”,但绝不能只有特色化,只有从投研体系搭建、人才队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跃升。

 公募业分化不断加剧

  统计显示,易方达基金2020年营业收入达92.05亿元,同比增长48.94%,净利润则增长59.27%至27.5亿元。与此同时,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6.43亿元、62.51亿元,同比增长62.9%、89.2%;净利润分别达25.66亿元、18.24亿元,同比增长105.53%和53.76%。亮眼的数据背后,体现了行业高速发展下头部公募的绝对优势。

  一方面,去年公募资产规模增长了5.12万亿元,达到19.89万亿元。头部公募的规模优势尤为明显,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规模排名前20的公募机构管理的基金规模合计达到13.75万亿元,占公募行业的比例达六成以上。

  其中,天弘基金、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超过了1万亿元,牢牢占据行业头部地位。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紧追其后,管理的基金资产超过了8000亿元。

  给持有人创造的盈利方面,天相数据显示,143家公募机构在2020年实现盈利1.98万亿元。其中,排名前20的公募机构盈利总额达到1.37万亿元,占比接近七成。其中,易方达基金2020年盈利最大,达到1608.05亿元;其次是汇添富基金,达到1114.7亿元;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3家公募机构的盈利也超过了900亿元。

  明星基金经理强大的吸金能力,成为头部公司的“招牌”。截至去年底,个人主动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基金经理,均来自头部公募机构。其中,易方达基金张坤、广发基金刘格菘、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南方基金茅炜等7位基金经理去年底的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海基金浙商基金、南华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2020年却陷入亏损,折射出中小公司的发展困难。从规模来看,中小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增长乏力。数据显示,包括达诚基金、华晨未来基金在内的61家公募去年底的规模还不足200亿元,更有国融基金、新沃基金等13家公募的盈利不足1亿元。

  正负效应的螺旋式累积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信达澳银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兼运营管理总部总监方敬表示,一是国内经济转型背景下,增长模式由劳动力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产业、新公司、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二是基于经济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在注册制的推动下,中国企业证券化率快速提升,有望带来资本市场的长期慢牛行情。

  在此大环境下,业内人士表示,规模和业绩的螺旋式上升,将给大型基金公司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投研团队培养,还是企业文化孕育,更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沪上某投研总监提到,对于大公司来讲,公司有资源、有底气搞基础设施建设,像开发数据挖掘平台、打造ETF系统、进军金融科技等,此外还有成熟的风控体系。大公司可以打造出高度协同的投研平台,培育各种风格清晰稳定、业绩优秀的团队。

  此外,头部基金公司在品牌宣传上具有优势,积累了较强的品牌认知度。“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一年的品牌宣传费用只有几百万元不等,而头部公司的品牌投放覆盖了传统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等多个平台,一年宣传费用甚至能达上亿元。”华南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中小基金公司还面临投研人手不足、优秀基金经理不多、销售渠道难开拓等诸多问题。

  突围不能只凭特色化

  行业分化日益加剧,头部基金公司强者恒强,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讲,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弯道超车?

  北京某基金公司高层人士分析称,基金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种“全天候”能力,这意味着,在任何市场环境和风格之下,都能有赚钱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投资管理能力。

  对于大基金公司来讲,得益于其完备的团队配置,总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中小公司来讲,特色化是出路,但需要基金公司苦练内功、厚积薄发。

  值得注意的是,特色化之后的可持续化,是关乎公司发展壮大的更关键的因素。

  该基金公司高层人士强调,特色化是中小基金公司的一张牌,但想要“弯道超车”,需要更多“好牌”。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搞的“特色化”,其实是把某种策略做到极致,但任何策略都有失灵的时候,如果仅有一种在某一时段特别有效的策略,在其他时段也可能被市场遗忘。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讲,打造特色化只是第一步,在完善这类投资策略后,其他策略(投研团队)后续也得跟得上。

  北京另一基金人士则认为,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讲,难在是否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或基金经理”。如果能挖来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基金经理,才能在权益投资上拥有一定话语权。但值得注意的是,挖人是有成本的,短期或许可能凭借优渥的条件,吸引明星基金经理加入,但长期来看,一套完整的公司体制和企业文化,才是留人的关键。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