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商业银行永续债累计发行近万亿元 年内中小银行发债数量激增

2020-09-14 09:25:17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随着齐鲁银行成功发行30亿元永续债,作为银行当下热门“补血”工具,自2019年年初至今,银行永续债发行数量已增至39只,累计发行规模接近万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永续债发行数量持续大幅增长,年内已有23只永续债成功发行,同比增长高达逾两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规模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有效对冲了银行资本消耗过快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夯实了银行机构稳健发展的基础,同时为推进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银行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在疫情冲击后的恢复和发展。“预计未来银行永续债发行将保持平稳节奏。”

 农行发行2400亿元

  占总规模的四成

  永续债作为外源性资本补充的一个工具,自2019年1月份一经落地,即被各家银行重视并广为运用。目前,其已被积极进行资本补充的商业银行当作最为重要的工具。截至目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各家银行发行永续债规模金额合计已达9507亿元,距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永续债发行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发债银行队伍也是持续“扩军”且发债银行的类型也日趋多样化。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目前已有33家银行发行了39只永续债,在上述银行中,六大国有银行及大部分股份行均已发行永续债。此外,城商行、农商行甚至民营银行也纷纷采取这一方式进行资本补充。

  从已发行永续债的银行看,农行发行规模最大。该行目前已陆续发行4只永续债,合计规模高达2400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四成。从单只永续债发行规模上看,农行、工行、邮储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都达到了800亿元及以上,国有大行遥遥领先。

  商业银行频频发行永续债,显示出其补充资本的迫切性。银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1%,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21%,下降0.31个百分点。而A股36家上市银行截至二季度末的平均资本充足率13.89%,较去年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同时,有高达28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上季度末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面对持续的资本补充压力,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发行永续债的积极性更是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高达21家银行发行23家只永续债,而去年同期仅发行了7只永续绩,同比增长逾两倍,而去年全年永续债发行数量也不过才16只。

  值得注意的是,永续债发行数量大增,但规模却未同步增长。今年以来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达3811亿元,同比仅小幅增长了8.57%。其中原因显然是发债中小银行数量大幅增长所致。一组数据显示,在年内发债银行中,16家银行发行规模在百亿元以下,除了杭州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发行规模分别在70亿元和53亿元外,其余中小银行发债规模均未超过50亿元。

  中小银行成发债主角

  有利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虽然资本补充需求同样强烈,但相对于大型银行多种多样的资本补充渠道,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手段上则相形见绌。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跌破监管红线,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高度重视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事宜,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而随着发行永续债的银行范围逐步扩大,中小银行数量持续增加,政策正逐渐落地且效果显著。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推动银行通过永续债等渠道补充资本将进一步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有利于银行加大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及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小银行定位更偏重于中小企业,补充资本后更加有利于其支持此类企业的发展。”

  据记者梳理,今年21家发债银行中虽然包含了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及股份行,但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才是永续债发行的主力军,占比已达近八成。

  中小银行成功发行永续债后,将对其资本补充起到极大帮助。如齐鲁银行就在其永续债发行公告中表示,该行永续债券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发行人其他一级资本,预计其一级资本充足率将由发行前的11.06%增至发行后的12.47%。

  甄新伟对记者表示,中小银行服务的对象多为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该类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能力相比大型银行较弱,将永续债发行份额更多倾向中小银行,有利于中小银行增强抵御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暴露出来的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中小银行信贷投放目标客户主要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更有利于做好“六稳”,落实好“六保”。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