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央行强调坚持市场化原则激励相容 直达实体经济新工具效果初显

2020-08-21 11:00:12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高飞8月20日在央行举行的“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发布会上表示,自6月初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创设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到现在运行了2个多月,效果初步显现,目前看这两项政策支持力度是适度的,由于这两项工具是阶段性政策,央行会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微调和完善,总体看目前没有进一步扩大的计划。央行仍会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坚持市场化原则,才能保持和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也才能有效地避免政策出现一些副作用。

对于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新工具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央行当天公布了一系列数据。高飞表示,6、7月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调整还款计划、还旧借新等多种方式一共支持了50.6万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1.44万亿元的到期贷款本金延期。其中,地方法人银行对32.9万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6221亿元的到期贷款本金实施了延期。

”根据我们观察,目前普惠小微贷款的延期率接近30%。从调研情况看,社会经济复苏在近期取得较好进展,很多企业经营现金流相应好转,他们也不再申请延期。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总的来说目前没有扩大计划。“高飞称。

在普惠信用贷款工具方面,今年3-7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6万亿,同比多发放了5017亿。其中,有该工具支持的1到5级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6240亿元,同比多发放1670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占比明显提高,前7个月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新增额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新增额的26.1%。

高飞强调,央行在制定和研究相关政策时,首先会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使得政策能够激励相容。一方面,在支持的方式上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通过给予地方法人银行相应的政策激励,适度分担他们开办业务的成本。另一方面,不搞大包大揽,不越俎代庖,既能引导加大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的支持力度,又有助于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在支持对象的选择上,都是由金融机构独立决策,根据市场化的原则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高飞称,从上述两项工具的实施效果看,总体上实现了融资服务“量增、面扩、价降”。一是贷款的覆盖面明显提升。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5%,连续5个月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前7个月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8810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07万户,同比增长21.7%。

二是信用贷款、首贷占比持续提升。7月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17%,比上年末提高了3.8个百分点;前7个月新增首贷户超过167万户,占新发放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高了10多个百分点。

三是贷款利率持续下降。7月份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2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91个百分点。

此外,债券市场融资作用提升。今年前7个月,中国债券市场一共发行各类债券31万亿,同比增长19.4%。其中,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权7.1万亿元,净融资3.4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民营企业发债4762亿元,同比增长47.9%,债券的发行和净融资规模都创近三年的新高。

从债券价格看,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发行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高飞表示,虽然从阶段性来看债券发行利率有先降后升的过程,但总体上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前期因为疫情的影响,利率下行较多,近一段时间宏观经济向好,债市利率就有所上行,但仍比上年末要低。例如,8月18日,一年期3A级的信用债收益率是2.93%,相比4月份最低点是有所上升的,但是比上年末还是要低25个基点。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