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打满VS空仓等待 基金下半年紧盯“高性价比”
2020-07-20 10:31:02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二季度以来A股连续上涨,与之相伴的是新基金发行火爆。从公募基金二季报看,部分新基金股票仓位较高,较好地把握住了本轮反弹行情。截至7月17日,有新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30%。但从公募基金整体看,二季度股票仓位差别较大,几近满仓与几近空仓的基金同时存在。 在7月以来的牛市氛围下,部分低仓位的私募基金追高意愿不强,而公募新基金的建仓节奏也不尽相同。但整体看,公私募对下半年行情均较为乐观,只是认为快牛难现,中期市场仍是慢牛格局。同时,面对消费、科技、医药的高估值水平和行业间估值的巨大分化,基金人士认为部分个股估值已经泡沫化,建议下半年均衡配置。
部分新基金果断出手
近期牛市氛围下的市场回调是否会引发新基金加速建仓尚未可知,但从公募基金二季报看,部分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成立的新基金股票仓位较高,较好地把握住了本轮反弹行情,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由李晓星管理的银华港股通精选成立于4月1日,截至6月30日,其股票仓位高达83.31%,截至7月17日,成立以来回报达29.66%。混合型基金中,成立于4月1日的银华长丰,二季度末股票仓位达82.64%,成立以来回报达34.88%;成立于3月4日的泓德睿泽,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84.52%,成立以来回报达30.83%。
“我们的产品在二季度初成立,我个人的风格是习惯高仓位运作,现在仓位已经打满,超过90%。在这两天的市场调整中,对部分看好的板块和个股也进行了一定建仓调整。”某基金经理表示。
成立于4月初的银华长丰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初充分利用市场提供的机会,在市场较为悲观的情况下,逐步买入优质个股,尤其是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医药和消费两个行业是前期的重点布局方向。二季度末,随着医药和消费板块的持续上涨,部分企业的估值超出了预期区间,因此进行了适当减持,并整体对行业进行了适当的均衡配置,比如布局了部分低估值的金融行业龙头公司,以及有硬实力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等。
二季度以来,市场连续震荡上行,即便经历了上周的回调,主要指数涨幅依旧不小。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二季度以来,上证综指上涨16.86%,深证成指上涨31.65%,创业板指上涨42.22%。一些新基金的基金经理保持了较高的建仓意愿。
“当前点位机遇颇大,建仓时可以胆大一些,除了部分结构性高估的标的。”近期发行了一只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建仓时主要沿着中国的优势产业方向布局,在这类产业中寻找管理优秀、有长期发展驱动力的企业作为投资标的。目前,组合在新兴产业方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在长期稳健型行业中主要投资医疗器械、创新药服务和消费,同时对传统产业中的化工、重卡和房地产等行业中管理优秀、显著低估的公司不断增加投资比例。
也有秉承稳步建仓节奏的基金经理表示,将继续保持较为稳健的建仓节奏。“4月底基金成立后开始稳步建仓,并逐步积累基金的安全垫,兼顾本金的安全性与股票投资的潜在收益空间。仓位方面,保持了稳步提升的策略,目前依然处在建仓期的稳步提升过程中。组合结构方面,在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进行配置,主要基于行业景气度与估值水平两个维度进行选股,目前仓位配置集中于食品饮料、半导体、金融、软件、家电、消费电子、光伏等行业的龙头公司。”某二季度新成立基金的基金经理透露。
空仓者仍不愿进场
虽然有新基金果断出手,且战绩斐然,但整体看,公募基金二季度股票仓位分歧较大,几近满仓与几近空仓的基金同时存在。
根据数据,截至7月18日已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175只混合型基金(不包括偏债混合)平均股票仓位为71.90%,较一季度末的70.80%增加1.1个百分点;25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达88.24%,较一季度末的88.88%降低了0.64个百分点。
具体到不同基金,股票仓位分歧巨大。例如国都量化精选股票仓位二季度大幅增加53.42个百分点,新华基金旗下的新华鑫泰、新华鑫动力A、新华科技创新主题股票仓位提升均超40个百分点,二季度末股票仓位均超90%。与此同时,融通新消费二季度股票仓位减少70.86个百分点,银华恒利A、银华泰利A的股票仓位分别减少57.57个百分点和40.63个百分点,这3只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仓位均不足两成。
尽管7月以来市场情绪火热,成交额持续保持在万亿元上方,但记者了解到,部分低仓位的基金追高意愿不强。“这波行情错过了,很无奈,但肯定不能追了。”北京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另一位同样踏空的基金经理则表示,能力圈之外的钱,挣不到很正常。
不过,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则对下半年行情表示较为乐观。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指出,判断市场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流动性,流动性影响估值;二是业绩,属于基本面;三是风险偏好,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从上半年行情看,基本上就是疫情冲击导致的业绩下调叠加政策宽松导致的估值上升,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上涨以及结构性的大分化。下半年,疫情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市场迎来了更好的基本面环境,各方面数据如PMI、PPI都呈环比上升的趋势,基本面向上的趋势会打消市场的很多忧虑。整体来看,下半年无论从货币环境、基本面修复还是监管所引导的风险偏好都是正面的,市场整体环境非常友好。需要关注的风险更多来自外部,一是疫情的再次爆发,二是外部利空因素。
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表示,对A股市场中长期保持乐观。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已成确定性趋势,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尽管海外疫情发展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经济复苏速度,但是只会影响经济反弹的斜率,很难逆转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当前A股很多板块、行业的估值依然不贵。同时,整个A股的上市公司质量越来越高。此外,监管层积极推动中长期投资者入市成为市场的稳定器,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均衡配置呼声起
7月以来,A股连续强势上攻,一度引发市场对于牛市的讨论。不过,随着上周市场的调整,基金人士认为,中期市场仍是慢牛格局。此外,上周科技股普跌,贵州茅台也在7月16日的市场调整中放量大跌7.90%,板块估值显著分化,基金人士认为部分板块估值已经泡沫化,建议下半年均衡配置。
国寿安保基金强调,7月以来市场进入增量逻辑,但中期市场还是慢牛格局。王俊则指出,目前市场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头重脚轻”。一方面,医药、食品饮料、科技板块经过前期大幅上涨,估值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另一方面,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传统行业,包括地产、化工、钢铁等相对估值较低。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形势向好,市场“头重脚轻”的局面不能反映经济基本面正在改善这一事实。
银华基金也表示,近期A股市场大幅调整,一方面是短期过快上涨的正常反应;另一方面是市场热点板块或个股里部分出现泡沫的痕迹,需要仔细甄别,但大盘估值整体上还没有到极端情况。此外,相关板块估值在高位后对短期负面事件较为敏感,叠加部分资金边际松动可能获利止盈,市场整体有调整需求。
泓德基金经理秦毅也指出,从历史上来看,牛市中情绪推动的成分较大,因此调整大多都较为剧烈,如2007年5月底、2009年8月,2015年1月底和2019年3月初,市场大多在1-2周时间调整超过5%。但从事后来看,均为调结构布局的机会,市场上涨的趋势将延续,整个过程中市场风格和领涨行业可能短期有所切换。
东方基金的基金经理盛泽认为,当前,热门板块的快速估值扩张积累了一定的泡沫风险。但从宏观环境、企业盈利预期以及其他很多行业的估值水平来看,还未到情绪悲观的时刻。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后,投资人会继续寻找高性价比的行业及个股。整体来看,市场经过剧烈调整后,很大概率会进入一轮“估值补涨”的新格局。探讨市场未来风格究竟是价值还是成长的风格并不重要,未来市场走势的核心大概率将围绕“高性价比”的主线展开。
银华基金建议,下半年行业配置上相对均衡。一是后续经济预计进入复苏状态,相对暴露宏观因子的行业可能增强边际收益,大部分是偏低估值行业;二是从中期看,以补短板为目标的国家后续重点建设领域、受益于科技周期以及受外部利空影响的成长类行业景气度或仍然存在,如果后续持续调整可逐步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