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银行AH两地上市年内“颗粒无收” 热情不减候场阵营持续扩大

2020-06-29 09:52:21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一方面不断有银行加入候场上市队伍,另一方面则是年内IPO“颗粒无收”——这就是今年以来银行冲刺IPO的写照。

  自6月中旬以来,无论是银行IPO冲刺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均是动态不断。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A股上市材料相继被接收,东莞农商行境外上市申请审批材料也被接收。然而尽管冲刺IPO的银行数量愈来愈多,但截至目前,今年仍无一家银行实现IPO。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内银行仍没有一家IPO,或是受对银行上市公司治理审查更加严格规范的影响。此外,银行盈利可能产生的变化,也会影响上市的速度。“但随着发行永续债、优先股的银行范围和力度增大,将极大缓解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并优化资本结构。”

  三家银行上市材料获接收

  近来,证监会官网先后披露了多家银行IPO进展。

  作为一线城市中仅有的未上市城商行,广州银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本月17日被接收。资料显示,广州银行前身是由4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1家联社组建的广州城市合作银行,自2009年9月份,获准更名为广州银行。

  2019年广州银行实现净利润43.24亿元,比2018年增长5.55亿元,增幅14.73%。截至去年年末,该行资产规模为5612.31亿元,较2018年年末增长9.27%。广州银行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在15%以上,其中第一大股东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持股22.58%,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9.71%和16.94%。

  仅相隔数日后,地处西南地区的重庆三峡银行提交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也被接收。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92亿元,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4%和25.42%。而在股东持股方面,控股股东重庆信托持股占比高达29%。

  就在A股市场银行排队入场之时,冲刺H股上市的银行也有所增加。据了解,东莞农商行提交的境外上市申请审批材料也已于近日被接收。该行于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也是广东省率先启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三个试点之一。截至2019年年末,东莞农商行资产总额达4612.09亿元,增幅13.00%,去年实现净利润48.70亿元,增幅8.12%。

  对于A股市场与H股市场IPO差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贺炎林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科创板已实现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也将落地,但目前A股市场IPO还是以核准制为主,特别是对于银行来说IPO难度仍较大,而在H股实施则难度相对较少。“虽然H股上市程序相对较为简单,操作相对容易,但由于H股投资者较为理性,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新股发行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不理想,很容易出现新股认购不足的情况。”

  银行IPO热情不减 候场数量持续增长

  与众多银行IPO热情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在去年银行上市屡有斩获,但2020年已经过半,目前无论A股还是H股市场,均尚无一家银行在年内完成上市夙愿。

  由于长期未有新的上市银行产生,导致A股市场门外候场的银行又壮大了起来。根据证监会披露的首发申请企业情况数据显示,已有17家银行处在名单之内,其中,有高达15家的审核状态为“预先披露更新”。

  而打算冲击H股IPO的银行也不在少数。除了递交境外上市申请材料的东莞农商行外,今年以来,还有其他银行积极争取在H股上市。

  渤海银行于今年2月份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资料,日前该行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距离登陆H股市场更近一步。根据此前的披露信息,该行拟发行规模不超过71.22亿股H股,所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

  此外,曾经冲击A股IPO的威海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寻求H股上市。该行H股上市申请同样在4月份获得山东银保监局核准,港交所当月还披露了该行H股招股书。

  贺炎林表示,今年出现的银行IPO停滞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资产质量;其次是目前二级市场上银行股的PB普遍低于1,90%以上的银行股跌破净值。温彬认为,随着今年银行加大对于实体经济的让利,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经营可能面临一定压力,银行资产质量特别是中小银行不良率有一定上升,这些方面或会对银行达到上市要求造成一定影响。

  资本补充渠道拓宽 银行抗风险能力提升

  除了通过IPO募资外,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优先股等也是银行业重要的资本补充方式。虽然银行上市之旅年内暂时遇阻,但在监管部门大力支持银行多渠道资本补充的情况下,上市银行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资本补充,提升抗风险能力。

  作为颇受商业银行欢迎的资本补充工具,今年以来,通过发行永续债进行资本补充的银行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已有17家银行发行永续债的规模合计逾2800亿元。其中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农商行,而中小银行占比持续增加。此外,目前永续债的发行阵营已扩充至民营银行,发行主体覆盖面愈来愈广。

  与此同时,二级资本债券资本补充工具也受到各银行垂青。据统计,年内已有逾10家银行发行完成二级资本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千亿元。近日,银保监会又批复同意了民生银行不超过5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发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