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特别国债明起先分期发行1700亿元
2020-06-17 10:29:57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备受市场关注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启动。6月18日起分三期先发行1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采用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个人也可以购买。 根据财政部6月15日和16日公布的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这两期国债定于6月18日招标,6月19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3日起上市交易;三期国债为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700亿元,6月23日招标,6月24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6月24日进行分销,6月30日起上市交易。财政部表示,抗疫特别国债招标工作按《2020年记账式国债招标发行规则》执行。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我国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主要采取定向的方式。而此次抗疫特别国债采取面向更多市场主体包括个体进行发行,一是突出国债发行市场化,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抗疫特别国债认购发行,扩大抗疫特别国债发行筹资渠道;二是采用竞争性招标,可以更加科学设定抗疫特别国债市场利率,增强债券与其他金融产品的融合度,形成市场利率的引导效应。
“相比而言,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主要用于特殊的目的,而且当时定向发行方式更便于操作,而今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支持市场主体和基层政府抗疫需要,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更能体现抗疫特别国债发行的目的和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机制已经成熟,在现行渠道下市场化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便于使用市场资金,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资金属性。
据了解,为规范特殊转移支付及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财政部已经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抗疫特别国债的资金用途、分配拨付、还本付息、预算编制等内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小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列入国债余额限额,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核算。其中,8007.63亿元首先由中央政府性基金转移至地方政府性基金使用,成为中央利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渠道对地方支持的特殊渠道。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地方解决基层特殊困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的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各地可以在分配的额度内按照一定的比例预留机动资金,解决基层特殊困难的急需资金需求。
“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公共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支出项目需要有一定的资产收益能力,因此在投资项目设计上投资收益需要能覆盖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成本和相关费用,对抗疫特别国债项目投资、运营、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公共建设属性,能够通过抗疫特别国债补齐我国公共卫生方面的基础投资短板,提升公共卫生综合诊疗防疫和风险应急防御能力;此外,还要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通过合理收费机制满足公共卫生医疗防护需要,保证项目长期稳定运营。”张依群说。
刘向东表示,具有一定收益属性的公共卫生等基建投资将成为特别国债投资的优选项,同时配合财政赤字和地方债等用于保民生的抗疫支出,主要是发挥查缺补漏的作用,把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