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国家电网送“子”叩关 科创板又迎三名考生

2020-06-05 09:34:2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央企考生”、第三套上市标准、技术实现国产化……昨日新进“考场”的三家科创企业很硬核,还很有个性。

  昨晚,上交所受理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网智能”)、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菱电电控”)、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诺禾致源”)科创板上市申请。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阵容达到327家。
 国家电网子公司来“叩门”

  在国资委力挺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将电力机器人子公司送至科创板“考场”。

  据招股书申报稿,国网智能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以电力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运维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具体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2个。自国家电网2013年将电力机器人纳入集招范围以来,国网智能在国网集招中累计中标400余台,占国网集招电力机器人总数比重30%以上,在国网集招市场占有率为业内第一。

  硬核实力迅速转化为强劲的盈利能力,公司2017年至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11.69亿元、14.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8.42万元、5768.97万元、8059.46万元。本次公司拟募资10.34亿元,投向国网机器人科技产业园。

  据查,国网山东电力直接持有公司50%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国资委旗下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前,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国网山东电力、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联研院”)分别持有公司50%股权。其中,联研院是去年6月通过无偿划转获得股权。

  科创板再迎第三套标准“考生”

  科创板极具包容性地设计了多套上市标准,诺禾致源则个性化地选择了“市值+营业收入+现金流”的第三套上市标准。

  诺禾致源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建立了通量规模领先的基因测序平台,并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手段,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第三类医疗器械“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 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于2018年8月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审批上市,成为我国首批获准上市的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

  诺禾致源亮眼的成绩单不输上市公司。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39亿元、10.53亿元和15.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4.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0.52万元、8449.98万元和1.0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78%。

  此次公司特别选择了第三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而在此之前,仅天准科技、健耕医药2家公司选择该套标准,前者已挂牌上市,后者则新进“考场”不足1个月。

  记者注意到,此次诺禾致源IPO获得不少产业资本青睐。红杉安辰、招商招银、中集资本、服贸基金、海河百川及建创中民均为公司最近一年新增股东。其中,中集资本为上市公司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0.5%股权。而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瑞强曾经任职华大基因接近10年。

  本次公司拟募资5.04亿元,投向基因测序服务平台扩产升级等4个项目。

  此外,菱电电控则是一家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摩托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产品包括汽油车和摩托车的EMS(发动机管理系统)等。

  据了解,EMS技术长期以来被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等跨国EMS厂商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化的主要瓶颈之一。菱电电控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是国内仅有的获得汽油车EMS国六公告车型的两家中国自主电控企业之一。

  在当前国家推行的汽车排放标准由国五升国六阶段,公司匹配已公告国六排放标准车型的产品显著增多,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开发服务收入迅速增长,拉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大幅上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3亿元、2.49亿元和5.3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488.64万元、2028.22万元和7984.69万元。

  本次公司拟募资5.47亿元,投向菱电电控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产业化等3个项目。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