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薛光林两会3份提案: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从土地用途源头解决房价问题

2020-05-22 10:35:40 作者: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2020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将就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今年在两会提交3份提案,涉及房价上涨、民营实体经济融资难题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储备设施等热点问题。

从土地用途源头解决房价问题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住房需求激增,需求拉动价格上涨,使得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

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遏制房价上涨已经迫在眉睫,薛光林认为建议借鉴成功的新加坡“组屋计划”,从以下几方面遏制房价上涨:

第一,从土地用途的源头上解决问题。从县到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政府,秉持“一城一策”方针,按照当地的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限定商品房和保障型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府福利房)比例,尤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占比。例如年销售 2500 万平

的住房的城市,要法定其中 1000 万平是商品房,1500 万平是保障型住房。只有在土地使用源头上控制好了,才能处理好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府福利房的关系;只有比例适当、合理,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兼顾不同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有效遏制房价上涨。

第二,由各级政府牵头,组建两个公司,一个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一个保障型住房管理公司。建设公司自负盈亏,主要职能是承建、销售、出租保障型住房,以及建成后续的维护、修缮工作。用于销售的经济适用房,售价应在建造成本上略有盈余;用于出租的廉租房,租金也应合理制定。盈余的钱以及租金可由建设公司用于房屋后续的维修、保养,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更换等。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保障型住房的管理工作。

第三,梳理现有的冗杂的住房类型,仅保留 4 种类型住房,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政府福利房。商品房以市场行为出售给大众;经济适用房按比成本价稍高一点的价格出售给符合资格的中低收入群体;廉租房租赁给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低收入群体;而

政府福利房则提供给公务员,一方面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政府部门服务于民,另一方面在住房有保障后,也能避免公务员因买不起房而贪腐。

第四,完善保障型住房的管理办法:建立一套的保障性住房管理系统,销售和租赁都在线上认证、申请,并与全国不动产中心的数据共享,已有商品房的个人或家庭不能够再享受保障型住房。

第五,在保障型住房大量推出后,取消对商品房的销售限价。很 多建高价豪宅的地块,都是各房地产开发商以高价拍回,需要按照市场行为进行定价。有经济能力购买高价豪宅的人群交纳高额税,而房地产商在高价出售房产后,也需向政府支付高额税,税收由政府部门

用于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房价恶性上涨的趋势。

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贵问题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民营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来已久,民企得到的金融资源支持与其经济

地位和贡献不匹配的情况长期存在。

根据发债企业最新公告数据整理报告,2019 年初至今,国企与民企分别新发行公司债 31406 亿元与2368 亿元,前者是后者的 13 倍多。从净增融资规模来看,国企公司债净增 23353 亿元,且单月净增规模持续正增长,同期民企的公司债合计净增-1660 亿元,且仅有 3 个月份录得正增长,其余月份均在萎缩。银行授信方面,国企合计授信额度 175 万亿元,民企合计额度仅19 万亿元,是前者的 1/10。这让净融资规模原本就在萎缩的民企在资金链上更加捉襟见肘。 虽然自 2018 年底以来,国家努力改善民企融资环境,在打破所有制歧视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受制于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等因素,改善幅度仍然有限。

薛光林认为,虽然自 2018 年底以来,国家努力改善民企融资环境,在打破所有制歧视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受制于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等因素,改善幅度仍然有限。 一是我国是以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为主,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占比基本稳定在 60%,而债券融资占比仅有 10%。民企获得的信贷资源有限,银行信贷在民企与国企之间有着高达 156 万亿的差额已经深刻反映出民企融资的艰难窘境;

二是由于监管、制度、风险收益等因素导致银行偏好国企,国企与民企同资质不同评级,同评级不同利率,所有制歧视问题普遍存在,而如果剔除民企房地产企业,其它民营实体企业更加难;

三是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干起来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金有限,基本上是靠银行信贷支持企业不断壮大。但自 2014 年银行信贷开始对民企收缩,加上 2018年资管新规和金融去杠杆政策实施,民企融资环境不断恶化,民企资本金不足、负债率高、财务报表难看,过不了银行信贷政策关,银行也不敢放贷给民企。而国企不存在资本金不足问题,因为有财政注资,可以随时补充资本金。 所以,央行向市场注入再多的流动性也流不到民营实体企业,银行不敢贷也不愿意贷。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就是要先解决民营实体经济的资本金问题,配比增加信贷资金规模,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民营

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贵问题,薛光林建议:

第一,  建议银行成立专门配套基金,在民企放贷时配套提供资本金支持,通过配比信贷与资本金,银行一方面通过信贷有利息收益,而且注入资本金,通过分红的形式,进一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这种利息加分红的创新银行信贷模式,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保证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实实在在地支持了民营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对银行的本息资金安全有更多保障。

第二,建议国家牵头成立服务于民营实体经济的产业及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直接投资入股符合条件、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充实资本金,促进民营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有效降低门槛,让更多的民企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促进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对民企的股权投资;大力推动银行对民企现有债务的债转股工作;等等。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民企资本金问题,改善资产负债表,增加融资能力,保障发展需要。

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石油、天然气储备设施

除了房价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薛光林此次还在两会提出关于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石油、天然气储备设施的提案。薛光林表示,2020 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波,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触底,原油期货出现史无前例的负油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之一,理应抓住低油价、低气价的窗口“抄底”,但我国储油、储气设施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扩充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机会和进度,从而影响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在国家推进“新基建”的进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石油、天油气储备设施。

今年,在天然气价格暴跌超过 60%的局势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在 4 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然气储备能力。

为此,薛光林建议国家抓紧一切时间,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设施,并将其纳入“新基建”范畴,战略储备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商业储备则用于平衡国际油价,节省国家的外汇支出。

一、由国家出资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库,以地面油库和地下岩洞相结合,储备不低于国家 3 个月用量的油气。与地面油库相比,地下岩洞储罐埋于地下,油气散失量小,抗震能力强,不易破坏,能够抵御包括战争冲突等风险,管理更安全、更可靠。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要将国家战略储备放在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上。

二、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商业储备库,国家利用市场手段,给予合理的价格租用。只要符合国家油气战略储备要求的民间储油设施,均可由国家租用,由此既可以节省国家大量投资固定资产的资金,又能积极推进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商业储备库的建设,有效迅速提升

我国油气的储备能力。商业储备可在低油价时大量囤油,在油价涨回高位后再销售至国际市场,赚取价差,平衡国际油价,降低我国购买油气的成本,节省国家外汇支出。

三、建议由国家出资设专项能源基金,用于投资油气储备设施建设,为商业储备购买油气资源提供资本支持。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海外收购优质油气资源,也都能获得强有力的资本金支持,以帮助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建设,完成市场化运作。

薛光林认为,加快建设国家油气储备已是迫在眉睫,只有尽快完善国家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设施建设,才能真正扩大我国油气的储备规模,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