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瑞幸咖啡被强制退市 史上最快IPO神话破灭!新华社评论:敬畏市场规则

2020-05-20 09:26:32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瑞幸神话宣告破灭。

  5月19日晚,根据瑞幸咖啡(Nasdaq: LK)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显示,公司于5月15日收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市资格部门(Listing Qualifications Staff)的书面通知,纳斯达克交易所决定将公司摘牌。瑞幸已在官网上发布该通知。
  瑞幸咖啡表示,计划就此决定要求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结果发布前,将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听证会通常安排在提交听证会请求的30至45天后。

  根据披露的文件,SEC上市资格委员会做出摘牌的决定基于两个理由:根据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规则5101条款,瑞幸咖啡于4月2日披露的虚假交易行为引发了公众利益的担忧;根据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规定5250条款,瑞幸咖啡在过去未能公开披露有效信息,并通过此前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虚假交易。

  财务造假风波致全球最快IPO企业跌落神坛

  今年2月,匿名机构向做空机构浑水递交资料,其调研机构为了证明瑞幸咖啡造假,派出92个全职和1418个兼职调查员,在全国900多家门店蹲点,收集25843张购物小票,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关联人与企业的工商信息,并录制1126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得出瑞幸造假的判断。

  而4月2日,瑞幸咖啡公告,称自查发现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剑财务造假,牵涉约22亿元交易额,公司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内部调查。此外,美国多家律所对其发起集体诉讼,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美国证券法。

  4月3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发现首席运营官刘剑以及多名下属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人民币交易额,并虚增了相关的费用和支出。消息一出,瑞幸盘中触发六次熔断,下跌75.57%收报6.40美元。

  4月7日起,瑞幸开始停牌,其最后成交价为4.39美元,市值仅10.55亿美元。
\

  一年前的2019年5月17日,瑞幸自创立后用时仅18个月就登录纳斯达克,创造中国赴美最快上市记录。上市首日瑞幸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过50%,最终收盘报20.38美元,较IPO发行价17美元/股上涨19.88%,市值47.4亿美元。而在2020年初时,瑞幸咖啡股价最高曾达到51.38美元/股。以4月3日股价计算,瑞幸蒸发的市值超过50亿美元。

  瑞幸或将面临112亿美元赔偿,240家机构受波及

  关于瑞幸咖啡是否面临破产的问题,据相关律师表示,被摘牌对于瑞幸咖啡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特别是在融资方面,的确会增加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摘牌不影响投资者继续索赔,不过被摘牌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赔偿能力及经济状况更差。据上海律师宋一欣分析,若以2020年初至今作为时间段计算,粗略估算,面临集体诉讼的瑞幸将遭遇总计约112亿美元赔偿,折合人民币754亿元。

  据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共有240家机构持有瑞幸咖啡,机构持股占比达34.43%。根据Tiger Trade数据,截至5月1日,传统投资经理持有情况方面,资本研究与管理公司持有1008.77万股,持股比达3.98%;其次是美银和贝莱德,持有497.37万股和483.82万股,持股比分别为1.96%和1.91%;纽约人寿投资公司、领航、高盛、威灵顿管理公司等也持有一定比例的瑞幸咖啡。对冲基金方面,MelvinCapital、文艺复兴、Tybourne资本等也分别持有200万股以上的瑞幸咖啡。风险资本/私募股权方面,大钲资本则持有1809.73万股,持股比达7.15%;投资银行方面,摩根士丹利持有瑞幸咖啡364.91万股,持股比达1.44%;海纳国际集团和摩根大通也分别持有178.85万股和159.26万股;瑞信、巴克莱、美国富国等也持有瑞幸咖啡。

  或与近期集中爆发的中概股业绩被质疑,以及瑞幸自曝数据作假有直接关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曾在4月发布言论称,因为信息披露的问题,他提醒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不过也有相关人士表示,美国投资者大部份都是专业机构投资者,对此等声明一般反应不大,他们内部早已有判断。如果说影响,应该会是上市团队(如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在筹备上市过程中,工作会做得更审慎仔细而已。这只是工作层面的问题,不影响中概股赴海外上市的大方向。

  而针对瑞幸退市事件,新华社发布评论,遵纪守法、诚信守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共商业道德及行为准绳。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在任何市场,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纳斯达克根据自身上市规则对发生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采取此类措施,是其实施自律监管的常规做法。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